第七课 - 文化障碍

 走进伊斯兰世界  

第七课

文化障碍

思考问题

•穆斯林和基督徒彼此之间有哪些错误的观念?

•穆斯林为什么如此重视社会生活?

•在你归主的过程中你的家庭扮演了什么角色?一个穆斯林家庭会如何影响他/她信主的决定?

•穆斯林的哪些价值观吸引你?

课程目标

    描述你对那些阻碍穆斯林信主的基督教文化表述的认识。包括:

1. 我们与人交往的模式(注重神学而不是友谊)。

2. 历史遗留下的障碍(包括十字军东征和殖民主义)。

3. 穆斯林和基督徒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的不同观念。

4. 社会学和文化方面的误解(在服饰、饮食、家庭和道德方面的行为差异;比如,饮酒、电影和电视)。

5. 经济和政治。

课程阅读

重点阅读:引言…………………………………………………...136页

决定之谷………………….………………………………………..139页

   向穆斯林传福音的十块绊脚石…………………………………...141页

   和解之路………...……...……………...…...……………………...143页

   关于信仰转变……………………………………..……………….144页

   真主的使者……………………...………….……….......................147页

基础阅读:以色列还是巴勒斯坦 .…….………………………..151页

    生活在真主的家庭里……………………………… 156页

完整阅读:引向永生的生活方式……………………………… R40页

                     本土化与社会团队…… …….………...…………….R41页

                完整阅读英文材料登载在www.encounteringislam.org/readings

                                            中文在 www.jdjysl.com

                     阅读和活动推荐……………………….……………….…..………158页

引言

我们岂是又举荐自己吗?岂像别人用人的荐信给你们或用你们的荐信给人吗?你们就是我们的荐信,写在我们的心里,被众人所知道、所念诵的。你们明显是基督的信,藉着我们修成的。不是用墨写的,乃是用永生神的灵写的。不是写在石板上,乃是写在心版上。我们因基督,所以在真主面前才有这样的信心。并不是我们凭自己能承担什么事,我们所能承担的,乃是出于真主。他叫我们能承当这新约的执事。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精意。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哥林多后书3:1-6)。

    像那些得到保罗书信的哥林多人一样,当我们与穆斯林建立深刻长久的友谊并与他们交流意见时,穆斯林将会认识到我们见证中的真理。  


          一个人不相信耶稣通常不是由于神学知识的疑惑。一个穆斯林在考虑是否相信基督教时会寻思:“我的家庭会做何反应呢?我做这个决定会给我群体内的文化、政治、经济或社会方面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这将如何影响我与家庭和社会的关系?谁会成为我的朋友?谁会跟我结婚?”即使是在不以群体为重心的社会里,这些问题也会影响到是否决定信耶稣。.

    同样的,一个人对福音信息的疑惑通常也不能由要跟随耶稣的一次性决定而克服。对新信息的态度会渐进的改变,而一个还不成熟的对伊斯兰的信仰和新的、陌生神学之间的对比可能会很快地侵犯那些听见我们见证的却仍对基督教存有偏见的人。毕生信奉基督可能从一个个人的决定开始,但是生命的抉择却很少由赞成或反对任何信仰、价值观和行为的理性争论促成。在一个使用间接交流方式更能说服他人改变态度、并多数人的意见主导决定的文化氛围中,西方的直接交流和强调证据的模式可能会让人觉得过于草率并欠缺尊重。

对基督回应的特点

障碍

    了解他们在文化、社会、历史、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顾虑在我们接触穆斯林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什么是他们最深处的问题和需要?一旦我们了解了穆斯林的文化背景和我们之间存在的历史遗留障碍,我们才可以处理这些问题,就会找到与穆斯林分享信仰的绝好机会。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与穆斯林之间的社会学关系问题的话,他们可能会在真正倾听或看到福音的美好之前就拒绝了我们的言行。好在,人类还没有研制出一种有效抵御人际关系中活出来的爱、谦卑、脆弱和真实的措施。

    许多时候穆斯林因着反对我们的文化,而无法专注在我们试图宣讲的福音上。伊斯兰部分建立在对基督教的“希腊性”的反应上的。本节课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能更清楚地传递福音,如何减少文化负担呢?我们如何肯定穆斯林社会的积极因素,并把这些因素当作建立符合圣经的理解和世界观的桥梁,并呼求圣灵弥补纠正我们分享信仰的方法呢?

    穆斯林强烈地反对所谓的基督徒行为:不端庄的服饰、无礼的饮食、酗酒、吸毒、失衡的家庭、堕胎、同性恋,和其它在输入穆斯林国家的电视、电影和色情作品中所显示出的不道德。我们无法只是把这些当作西方文化的消极副产品,或不是真正基督教的描述而一笔勾销。许多穆斯林还没遇见过厌恶这些行为,并且能清楚有效地表达他们看法并诚实地评论自己文化的基督徒。


带刺的铁丝网

    善良的宣教工人们带来的冒犯常常树立起一堵巨大的带刺铁网。圣经信息已经与西方的经济、

政治和一种极其西方化的宗教传播方式交织在一起。

              Phil Parshall, 《穆斯林福音宣教》(Waynesboro, Ga.: Authentic Media,2003),第85页。


     想象你自己是一个穆斯林,正在参加教堂仪式:男女随意地坐在一起;

    敬拜者们都穿着鞋子而且在真主的面前还坐在长凳上;即使仪式开始人们还继续谈话,随着音乐摆动身体,敬拜的舞蹈由穿着不端庄的女人们表演;而且圣餐中还供应酒!哪个穆斯林怎么可能不大声惊呼:“真主啊,请把我从这个迪斯科舞厅救出来吧!”我们的着装、饮食、在穆斯林中间居住的时间长短、对待他们文化的态度、如何使用钱财、抚养子女、甚至是住什么样的房子都会影响穆斯林对基督的印象。在哥林多前书9章,保罗宣明我们凡事忍受,免得基督的福音被阻碍。唯一可接受的绊脚石只能是基督,而不是我们的文化行为。因此,保罗在文化上成为一个犹太人为要得犹太人,成为一个希腊人为要得希腊人。我们当然可以为穆斯林做同样的事。在歌罗西书和其它经文中,保罗强烈地主张希腊人不需要采用犹太人的做法而成为基督徒。当然,我们可以允许穆斯林在被基督改变的同时仍保留他们原有的文化习惯。

    历史遗留的障碍也影响着穆斯林对基督教的看法。对我们来说,十字军东征和殖民主义可能已经是陈年往事,但是当他们理解现在发生在以色列、波斯尼亚、科索沃和伊拉克的事件时,这些记忆依然回荡在穆斯林头脑中。我们能先做民族主义者,再做符合圣经的基督徒吗?圣经对贫穷和政治受压迫的人们是怎么说的?我们难道只在基督徒受压迫的时候才做出反应,而对更多的穆斯林受到“穆斯林”独裁者的伤害却置之不理吗?许多基督教人道主义组织对所有有需要的人,不论其宗教背景,在提供援助的方面都有杰出的纪录。基督徒可以再进一步,寻求和解、请求饶恕并敦促政府解决影响穆斯林的长期争端吗?

    一般,我们把经济和政治的问题视为非宗教话题。穆斯林如何感受被西方国家虐待、人权遭受不公正裁决的纪录,以及如何看待西方流行文化和产品的泛滥:我们可能还没有把这些敏感问题列入如何将基督呈现给穆斯林的因素中。我们可能会试图尽快地把我们自己与“基督教”政府的政策隔离开来,我们也可能与新闻里的西方“基督教”人士持不同意见,但是我们应该用更坚定的声言反对这些事情吗?“耶稣会怎么做?”这句话应该不仅仅应用于孩子们顺服他们的父母。基督教价值观会带来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后果,不管是犹太人的剥削问题,或是巴勒斯坦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间的问题,或是我们自身的问题。

敬拜的日期及形式

 

西方教派

 

西方敬拜歌曲

 

使用耶稣像

 

穿着打扮

 



最大的实际需要,最大的力量

    另外,西方文化对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经常在重视一致和群体而非个人的社会里引起摩擦。穆斯林时常把西方的基督徒视为在人际关系方面既不忠实又冷漠的人。我们总是倾向于交朋友并在本已独立、不顺应社会或文化反叛的个人中间鼓励对福音的回应,那样就会削弱在穆斯林背景中的教会生活的团体力量。此外,当穆斯林转变成基督徒后,我们总是推迟给他们施洗,直到他们的行为方式被认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洗礼变成了一种通过的仪式而不是欢迎加入团体的庆祝。然而,穆斯林背景的信徒们所遭受的不寻常的隔绝感是西方基督徒们无法理解的。他们渴慕群体生活来填满因他们放弃的东西而留下的空虚,特别是在他们的家庭也因为他们新的信仰而弃绝他们时。

    为要成为穆斯林的好朋友,我们需要了解他们政治和经济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鼓励他们指导我们学习他们的文化、语言和价值观。建立信任需要时间,就如寻找那些对属灵问题敏感或正在寻求真主的人也需要时间一样。早期教会在群体问题上,如合一、道德、权力、可接受的食物、自由、标准、敬拜的重要性、团体生活和爱等方面,有过很多挣扎。哥林多前书和后书就致力于帮助新信徒与这些困难做斗争。应对所有这些复杂事物的主要解决方法之一是在信徒团体中间展开活跃的属灵个人活动并以圣灵在我们里面的工作为证据。我们渴望向穆斯林朋友表达我们对基督的爱和关于救赎的圣经真理。然而,我们不能只靠劝说。

基督差遣我,原不是为施洗,乃是为传福音,并不用智慧的言语,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哥林多前书1:17)

    弟兄们,从前我到你们那里去,并没有用高言大智对你们宣讲真主的奥秘。因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我在你们那里,又软弱,又惧怕,又甚战兢。我说的话,讲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语,乃是用圣灵和大能的明证,叫你们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真主的大能。(哥林多前书2:1-5)

                                  -- K.S.,编者


深入学习

Anne Cooper和 Elsie Markwell,《以实马利,我的弟兄:向伊斯兰介绍基督教》。(Grand Rapids: Monarch Books, 2003).


决定之谷

作者:Lyndi Parshall Thomas

Lyndi Parshall Thomas是一名住在孟加拉国的宣教士的女儿,她在马尼拉的“信心学院”上高中的时候写了这篇作品。

选自 Phil Parshall的《最后的伟大前沿》,第185-188页。经允许使用。

那是一个美丽炎热的晴天。一只鸡窜过了马路。阿克巴•坎(Akbar Khan)一边看一边朝村里市场那儿走。他拐到了满是尘土的街上,眼前就是街头巷尾所议论的话题。一幢高大的亮黄色的建筑耸立在他面前,在早晨耀眼的阳光下闪闪发光。他站在一旁角落里观察动静。人们穿着最好的衣服走进大门。

    就在昨天,他父亲还嘲笑着被大家伙儿称为宣教士的那个人。阿克巴不太确信自己对那个人想法如何。他在那个他们称之为“教堂”的建筑开工的时候就已经观察他了。那个宣教士总是穿着干净的西装,而且他好像有很多套那样的衣服。当然,如果他拿得出钱盖这个建筑,他一定还能剩下许多钱。

    就在那时,他看见穆罕默德,那个银匠,也走进了教堂的大门。阿克巴好奇地观望着。有传言说穆罕默德已经信了那个宣教士讲的东西。人们说他的态度变了,而且他现在比以前和善多了,有耐心了。

    阿克巴的好奇心越来越强烈了。这个宣教士说的是什么呢?他村里的大部分人都用鄙视的态度谈论那个白人。他们嫉妒他的钱,也不明白为什么他不用钱帮助他们,反而倒花钱盖了一座可笑的房子。

    一个小男孩儿追着一头离群的奶牛撞到了阿克巴,这才让他想起来他本是要察看一下灯的价钱。斋月马上就要到了,他想要买一盏好灯,好在黎明前吃东西时照明用。

    阿克巴很想要走进这座外国教堂,亲自瞧瞧里面是怎么回事儿。如果他进去了,他妻子差不多会生他的气。慢慢地,他朝门那儿走去,注意到在高墙的顶端有带刺的铁丝网。那是为了防止讨饭的孩子闯进去而安置的。然后他抬头看着高高立在楼顶的十字架。多么不舒服呀!十字架!对阿克巴来说是一个代表着憎恨的象征。它让他想起了在学校里学过的关于十字军的故事(他的穆斯林祖先是如何被举着十字架的十字军所杀害的)。

    阿克巴决定不再想它,径直走进去。他对星期天去敬拜的场所感觉有点怪。通常,他都会星期五去。他沿着一条砖铺的小路经过了那位宣教士和他家人住的水泥小房。

    他向里面张望,看见了一个风扇吊在天花板上。多么奢侈!电!为什么?甚至连穆斯林的圣人也没有一个水泥的房子。只有银行家和其他高层人士才有电。他接着走到了教堂的前门。阿克巴俯下身子解开凉鞋,但是他注意到与坐在里面的人数相比,几乎没有几双鞋子留在外面。多么令人反感!在一座清真寺里,没有人可以穿鞋。他脱下他的凉鞋,把它们放在那一小堆里,走进了门。他抬头观看屋子的前部,发现一个架高的讲坛,上面放着几本书。他看见在讲坛的后面挂着另一个十字架。

    他的眼睛扫视了一下整个屋子。屋子里摆满了椅子——都是新的。这个白人的钱都是从哪儿来的呀?“与在清真寺里人们坐在地板上比起来多么不同啊!”他想。他注意到男人们坐在一边,女人们坐在另一边。这还不错,但是就连这点也很特殊,因为女人们通常不会去清真寺。

    在前排,坐在一起的是那个传教士的家人——丈夫、妻子和两个女儿。看到他们都一起坐在女人那一边,阿克巴感到非常惊讶。他暗自希望没有人也像他一样感觉被冒犯。

    他的眼睛停在了墙上的一幅画上面。画上的那个男人看起来还和善,长头发,蓄着胡须。但是接着,阿克巴慢慢的看到了画像下面的字:“耶稣基督”。他简直无法相信!没有哪个穆斯林会把一位先知的画像挂在墙上的!那是完全被禁止的。他的思绪被一个跑过的小男孩儿打断了。他转过身想找一个可以洗脸、手和脚的地方。当然,他们一定会像在清真寺里一样有一个清洁的地方。但是,不,根本没有。他沿着中间的过道走想找他认识的人。他看见了几张熟悉的面孔,但他还是决定单独坐着以便自己可以默默地分析这个仪式。他找到了一个座位就坐了下来。拿起了一本书,他发现这书很厚,装订的也很整齐。他翻开书,试着读,但是他不太明白里面的词。他看到一个词是“圣经”。这是基督徒们的圣书!难道他们就这样把它随便放在这儿,任其可能被弄脏或弄皱?他们难道不在乎有人可能会把它掉在地上或者是用不干净的手碰触它吗?

    他抬起头,看到那个传教士的孩子到处跑。在一个清真寺里,孩子们是不允许惹人讨厌的。那些孩子们正在玩儿跟他手里一样的书——圣经。传教士们难道不在乎他们的孩子们对圣书不敬吗?

    阿克巴发现在管风琴的旁边有一些花,就寻思,不知这些花是用来装饰的,还是献给这个耶稣的。他注意到一张纸掉在地上,是一个小孩儿掉的。在那张纸上有一个小图画,画着一小块栅栏围起来的地,里面有些动物。他看到一头奶牛、一匹马、和一头猪。一头猪!多么可怕。哦对了。那个传教士不认为猪肉是不好的。现在他寻思着,阿克巴记起来有人曾经告诉他那个传教士曾向一个基督徒屠夫买过猪肉。他们真的吃不洁净的肉!

    他又抬头看那个白人和他的家人。他们穿的衣服多漂亮啊。那块手表在阳光里闪闪发光。看着那个传教士的妻子,他发现她穿着一件无袖的长裙。就算是上层的妇女在城里也不会穿着无袖的罩衫配她们的沙丽。那是有伤风化的!他注意到在她祷告的时候她也没有戴任何可以蒙头的东西。

    就在那时,那个传教士起身站在前面开始讲话。他欢迎了大家,接着公布了一些事。然后他告诉他们把一个诗歌本翻到第30页。他们是要唱歌吗?

    果然,一个男人站起身,走到管风琴那儿坐下,开始弹奏起来。这对阿克巴来说很奇怪,因为穆斯林只念诵他们的歌曲。

    阿克巴伸手拿起了他看到的唯一的另外一本书,找到了那页。他识字不多,有点儿跟不上节奏,所以他就只是听着。那首歌的曲调听起来完全是外国风格的。他可以感觉到每个人唱这首歌都有点困难。相比起来他更喜欢念诵。

    那个外国人接着站起来念了一段圣经里的经文。我的天哪,什么口音呀!在这个国家待了十年之后,他难道不能像我们一样说话吗?阿克巴注意到大部分本国的女人都蒙着她们的头,但是那个白人妇女却没有。那个外国人念完了之后,就坐下了,仪式继续进行。他们然后说要收集奉献。有些男人站起来在人们中间传递一个盘子好让人们把钱放进去。在清真寺里可不会以这种方式进行。这个教堂的系统看起来好像跟他乞讨似的。他怀疑那些钱要做什么用。那个白人的钱已经够多的了!

    又一次,那个传教士站起来开始讲话。阿克巴听了一阵,但当他听到“耶稣”这个词的时候,就再也听不下去了。作为一个穆斯林,他只是把耶稣当成一个生活在很久以前的好先知——而不是“真主


  我们的行为怎么影响穆斯林的想法?

的儿子”。想象真主与马里亚同房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耶稣是多么可憎啊!

    那个传教士讲完了,就开始祷告。阿克巴注意到所有人都闭上了眼睛,但是他们却没变换姿势。没有任何一个人俯伏在地上。他们就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这个宗教真是不同!

    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鱼贯而出。阿克巴站起来,当他走到门口时,那个传教士跟他握手还含糊的说了些他没听懂的话。

    他穿上了他的凉鞋,踏上了马路。他听见有人招呼提醒大家那天晚上再来。阿克巴走出了大门,朝着羊肉铺走去,心里想着他的所见所闻。

    那天晚上,他走去站在灯火通明的教堂前面。阿克巴看着人们走进去。他站在那儿,思忖着早晨的事。朝右面望去,他看到了在远处的清真寺,有跳动的烛光闪烁着。他又回头看了看教堂——然后转身开始慢慢地沿着满是尘土的路走向清真寺。


传福音是一个过程

“那么多少人在你上次的福音宣教旅行中得救了?”是不是常听到的问题?或者“多少人受洗了?”“多少人参加你的教会?”为什么重点总是在数字上?我们以目标为本的文化常常束缚着我们,欺骗我们,认为数字和事件就可以说明事实,可以衡量任务。如果有人督促我们为那样的目标而负起责任来的话,我们会感到满足吗?

    福音宣教是一个进程——一个交朋友、支持和爱的过程,而且我们的进展应该以变得满有基督身量的目标为标准来衡量。我从真主的话语里得到鼓励,特别是他的仆人保罗的见证:“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真主叫他生长。”(哥林多前书3: 6)。我们所有人都在真主的禾场上有各自的“分工”,但是真主是叫种子生长并按他的时间赐予救恩的那一位。在穆斯林中间

的事工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有时候是许多年,才能看到初熟的果子。因为真主是掌管出产的那一位,我们应该享受这些友谊和这个过程!

    我在海外工作的时候,我的同工彼得交了一个叫穆罕默德的穆斯林朋友。七年之后,彼得说出自己的沮丧,怀疑他是否在这段友谊上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尽管彼得帮过他许多次(他帮他找到了一份工作),但穆罕默德很少表达任何对属灵问题的兴趣。我们小组为他们两个祷告,鼓励彼得继续努力。在接下来的那次会上,彼得带来了令人兴奋的消息:穆罕默德告诉他“我认识你已经七年了,而且时常怀疑你是否是我真正的朋友,还是我只是另一个有可能皈依基督教的人。我已经确定你真的一直都是一个很关心我的朋友,现在我想要接受洗礼。”                                            

源自:Annee W. Rose, www.frontiers.org


向穆斯林传福音的

十块绊脚石

作者: Waleed Nassar

Waleed Nassar是一名国际宣教教师和福音宣教讲员,住在密歇根州的地尔伯恩市。他撰写过给穆斯林的福音小册子,日前正着手完成一本关于向他们传福音的手册。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Ministries Today. July-August, 1994, p.80. 今日事工》允许重印。版权所有。www.mnistriestoday.com

自从俄罗斯的变化,以及东欧和前苏联对福音开放之后,西方教会里的许多人开始把目光转向穆斯林。

    近年来关于这个主题的书藉写了许多。有些提供一种对中东和穆斯林的很狭隘的“预言性的”哈米积多顿式(世界末日善恶的决战场)的观点。另一些以更积极的方式探讨这个主题,侧重属灵争战和宣教策略。我所关注的是我们的许多努力很有可能会阻止西方教会向穆斯林传福音,除非我们在态度和作为上进行一些重大的改变。作为一个中东人,一个有机会在西方培训穆斯林皈依者的人,我发现有十个主要的障碍影响穆斯林福音工作:

1.教会对以色列的政治偏见。

   西方教会经常无法看出中东的争端不只是阿以之间的冲突。事实上,它是穆斯林和犹太人之间的争端,可以追溯到第七世纪,穆罕默德和阿拉伯的犹太人之间的摩擦。如果教会想要接触穆斯林,一定要竭力避免倾向于任何一方。教会必须要把政治交托给真主,全心致力于以一种爱而又无偏见的方式与穆斯林们分享福音。

2.大量对预言的教导

    这是那种把穆斯林看作“为哈米积多顿预备的木头”的教导。那些把阿拉伯国家看作以色列的敌人,又把穆斯林看作吉哈德,或“圣战”之民的圣经教师所带来的危害比益处更多。我们不能在解释圣经的时候侮辱穆斯林,又同时期待他们回应我们的信息。

3.极端民族主义

    美国信徒们的民族主义骄傲情绪常常会替代他们作为基督徒的谦卑。如果我们要夸口,我们必须要仅仅指着主夸口(哥林多前书1:31)。这种狭隘狂热的“爱国主义”与圣经完全不相称。对所有非美国人,特别是对认为西方对他们的政策不公平的穆斯林来说是一种冒犯。

4.放荡的道德

    没有什么比“说一套、做一套”更让穆斯们恼火了。他们的宗教是一个律法至上的宗教,严格强调对道德冒犯的惩罚。Waleed Nassar是一名国际宣教教师和福音宣教讲员,住在密歇根州的迪尔伯恩市。他撰写过给穆斯林的福音小册子,日前正着手完成一本关于如何向他们传福音的手册。

         对许多穆斯林来说,某些基督徒的公开、显而易见的罪是最大的绊脚石。我们必须牢记,也要彰显出来,在基督里有自由,但却不是罪的自由。

5.不合宜的生活方式。

    其他的绊脚石还包括不平衡的“财富”教导和许多西方基督徒的物质生活方式。另外一个就是不得体的穿着,特别是在基督徒女性中间。所有我培训过的穆斯林对这一点都感到极其不舒服,也极其厌恶。这些人是在西方已经生活了多年的人,所以这个问题不简简单单是一个文化适应的问题。他们只是期待教会的价值观能够在整体上高于社会的价值观(参考罗马书2:24)。

6.低级的敬畏

    在穆斯林眼中,我们向真主祷告或谈论真主的方式反映出我们对他的敬畏——或者说是我们缺少敬畏。

    美国人几乎是沉湎于娱乐的,而且不幸的是,这也已经侵蚀了教会,无论是在实际上还是在神学理论上。穆斯林因为这种敬畏的欠缺而兴趣大减。即使是布道坛上过多的幽默也令他们感到冒犯。他们悔改之后,先前的穆斯林们希望在享受与天父的关系的同时继续敬畏真主。(参考玛拉基书1:6)。

我们常常为穆斯林的需要祷告吗?


  



7. 对伊斯兰的无知

    大多数西方基督徒不了解伊斯兰或其历史、信仰和做法。即使了解,也知之甚少。这种无知带来的后果是,人们不公正地把霍梅尼、萨达姆•侯赛因以及伊斯兰基地主义的传媒形象加在了所有穆斯林的头上。

    这种了解的欠缺在布道坛上也被反映了出来。我曾见过布道者大喊“真主不是上帝!耶稣基督才是!”的时候得到热烈的掌声,而他们从没意识到“真主”在阿拉伯语中是唯一意为上帝的词。

8.缺少同情

    今天大多数基督徒对穆斯林的同情心与公元一世纪犹太人对撒玛利亚人的同情心等同。充其量我们能表现出的是漠然和无动于衷。如果我们想要向穆斯林传福音的话,这种对他们的灵魂敏感和关心的缺乏必须要被真主的灵改变。

9.缺乏祷告和传福音的事工

    可悲的是,西方的教会常常是一个没有祷告的教会。西方的生活节奏如此之快,如此之繁忙以至于人们不知道如何挤出时间祷告。与上面提到

的这些阻碍加在一起,就可以明白为什么面向穆斯林的福音事工是所有宣教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了。

10.对穆斯林文化的鄙视

    我曾经听过一个牧师对他的会众说:“我很庆幸我没出生在伊朗或其他那些国家。”某种程度上,我理解他的感受,但这绝对不应该是从讲坛上表达的态度。如果有一个伊朗人那天就坐在人们中间会怎样?

    西方教会倾向于蔑视所有非西方文化。我们需要开始赏识穆斯林传统中的积极方面——比方说亲密的人际关系和热情好客。

    对我们最终的呼召不是向我们的穆斯林朋友呈现一个基督教的西方化改良版。我们必须给他们展示耶稣,他们才会回应他。


穆斯林为什么说 “Insha Allah”?
 
  穆斯林相信生命中所有的事都是真主计划的。什么也不会发生除非真主的旨意如此。因此,在整个穆斯林世界,你都会听到这个阿拉伯语的短句——Insha Allah, “ 若真主意愿”。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个情况都会如此。有时它也被用作一种“说不”的礼貌方式。许多人批评这个观点太宿命,会导致悲观主义、自满情绪以及消极情绪;根据这种敬畏的情绪,因为真主是全能的,信实的人不会使用任何手段来改变未来之事。“真主欲使谁遵循正道,就使谁的心胸为伊斯兰而敞开;真主欲使谁误入迷途,就使谁的心胸狭隘,(要他信道),难如登天。真主這样以刑罚加于不信道的人。”(古兰经6:125,约瑟夫阿里)。
 
    约瑟夫阿里对古兰经76章30-31节的注脚解释道:“人自身是软弱的;他必须寻求真主的恩典;若无恩典他一事无成;若有恩典他则万事皆通。因真主通晓万事,他的智慧明了万有之善。那本是出于他公义且明智的计划。若人意正确,其中有真主的恩典和怜悯。若人意拒绝真主,他必要遭受惩罚。”1其所指的经文说:“除真主意欲外,你们決不意欲。真主是全知的,是至睿的。他使他所意欲的人,入在他的慈恩中。
至于不义的人们,他已为他们预备了痛苦的刑罚”(古兰经76:30-31,约瑟夫阿里)。
 
    相反,许多基督徒并不是每天都寻求真主对明天的带领:“你们只当说:‘主若愿意,我们就可以活着,也可以作这事,或作那事。’”(雅各书4;15)。
 
1.玉素福阿里,《圣古兰经》,脚注5861和5862。
 
源自:Annee W.Rose, www.frontiers.org 



和解之路

作者:SOON网上杂志

选自《SOON网上杂志》上刊登的《和解之路》。www.soon.org.uk/page15.htm. 经允许使用。

1996年复活节星期天的早晨,“和解之路”的步行活动从德国科隆开始。九百年前,第一次十字军也是从同一地点启程的。一大队基督徒开始沿着许多年前十字军士兵走过的公路步行。他们沿着不同的路线走,穿过前南斯拉夫,在秋天抵达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十字军在二百多年间,对阿拉伯人还有犹太人犯下了种种暴行。更糟的是,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在所谓基督教的名义下进行的,而且人们从未忘记过这些暴行。

    当那些基督徒(1996年)走过同一条古老的路线时,他们在不同的地方祷告,并请求他们遇见的穆斯林原谅十字军士兵在九百年前的行为。

    Lynn Green(这次行进的领导)报告说:“我们步行中,那一天的亮点是拜访在科隆的一个土耳其清真寺和教导中心。前一天,一位当地的基督徒就已经联系了那里的伊玛目,交给他一份打印出的道歉信,并问他我们是否可以拜访那座清真寺。

    “我们被领进一个很大的祷告室,里面已经聚集了差不多二百名男子和男孩子。女人们和女孩子待在旁边的屋子里,那位伊玛目也指导她们读那封信。

    “当大家都在地毯上坐好后,那位伊玛目对我们表示了欢迎。然后我解释说我们来是为了十字军东征期间以基督的名义所犯下的种种罪行而道歉。道歉信以德语、土耳其语和英语分别朗读出来,并受到了长久大声地鼓掌。

    “接着那位伊玛目(他精通这三种语言)说:‘当我听到你们信的本意时,我惊呆了,同时也充满了希望。我想,“不管是谁有的这个想法,他一定是经历了神灵显现,一次真主亲自的降临。”我祝愿这个项目能圆满成功。’

    “接着他私下里告诉我许多穆斯林都开始检查他们自己对基督徒和犹太人所犯的罪。他说我们的榜样会帮助他们明白如何处理以往的罪。他答应把这封道歉信送到欧洲的250座清真寺。”

    “在十字军东征时期,科隆人民起义,消灭了所有的犹太人。所以那天我们在会堂附近停顿了一下,祈求真主的祝福和医治。”


道歉信正文

    九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在中东的战场上打着耶稣基督的旗号,受恐惧、贪婪和仇恨的驱使,他们背叛了基督的名,使自己的行为与基督的愿望和性格相违背。十字军在你们人民的头上举起了十字架的旗帜。由于这样的行径,他们败坏了和解、饶恕和无私之爱的真正意义。

    适逢第一次十字军纪念日之际,我们也举起基督的名。我们希望重踏十字军走过的道路,为他们的所作所为道歉并彰显十字架的真正意义。我们深切地为先人在基督的名义下所施的暴行表示遗憾。我们宣布弃绝贪婪、憎恨和恐惧,并谴责所有打着耶稣基督旗号的暴力行为。

    在他们受憎恨和偏见所驱使之处,我们献上爱和兄弟情谊。耶稣弥赛亚来是为给予生命。原谅我们使他的名与死亡联系在一起。请再次接受弥赛亚话语的真正意义:“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真主悦纳人的禧年”(路加福音4: 18-19)

临行之际,我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祝福你们。

 

深入学习

Christine A.Mallouhi, 《向伊斯兰倾力送平安》 (London: Monarch Books, 2000).


关于信仰改变

编者注释

    我们对信仰改变本质的理解会影响我们如何与穆斯林的朋友交往。由几位经历过迥然不同的穆斯林文化的作者关于这个主题的评注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信仰的改变。


改变的形式

作者:David W. Shenk

David W. Shenk博士是位于宾西法尼亚州瑟兰加市的东部门诺派事工委员会的全球事工顾问。他出生于坦桑尼亚的一个宣教士家庭,曾在索马里、肯尼亚和美国工作过,也曾在立陶宛从事过教育工作。他已经撰写了十多本关于宣教事工以及福音与其他宗教关系的书。

选自David W. Shenk的《路边的谈话》,刊登在《穆斯林与基督徒在以马忤斯的路上》,第8-9页。经威莫穆斯林研究院允许使用。

    一个人的信仰改变之后,会经历哪些形式的社会和神学的改变呢?在信仰改变的过程中,世界观会受到影响吗?还是方向性的改变只发生在文化和心理的价值层面上?在许多所谓的基督化的社会里,教会已经建立起了与主流文化较为舒适的和谐关系。应该期待穆斯林们进行一种与其文化更为彻底的决裂,还是基督徒们在所谓的基督化的文化里更应该采取这样的举措呢?何况从许多角度讲,伊斯兰文化可能比世俗的基督化的文化更符合圣经。

    尽管这些问题都很紧要和显著,我们仍意识到信仰改变的中心点是把生活的方向调整对耶稣基督作为主和救主的专一的委身,以及惊奇地发现真主是我们慈爱的天父。有时信仰的改变是一个事件。而信仰改变对穆斯林们来说更多是一个过程。我们自己小组里的许多人(Shenk工作所在的文化里)在改变信仰后已经经历了许多逼迫。然而,认识耶稣为主和救主以及真主天父宝贵的宝贵是值得为之受苦的。其委身的结果各不相同又令人着迷;它们在心理和文化的不同层次里运行。但是,在每个文化里,每个人的内心、信仰改变的中心点都是承认耶稣基督是主和救主,以及真主是我们慈爱的天父。圣灵启示让人明白耶稣是主,并结出果实,带来一个新造的人悔改并委身于基督。

    然而,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在某些情况下,个别承认相信基督的穆斯林并不能完全成为一个信仰群体的一员,而且有些因此转回到穆斯林群体当中。信徒们还经常面临着来自家庭和穆斯林社会的压力。他们可能会受到伊斯兰社会经济结构的排斥,从而陷入贫困中。教会因此必须既要成为一个传福音并喂养的群体,又要成为一个新信徒的新家

庭和支持来源。新信徒不但归于基督,而且归于教会,所以教会必须准备好接受并鼓励新的门徒。

    我们还相信教会在伊斯兰中间除了邀请个人进入弥赛亚里的信仰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任务,就是为伊斯兰本身做见证,呼召伊斯兰精神的改变。呼召人们在对待妇女和家庭的态度、人权或者生态等问题时靠着耶稣的灵考虑。圣灵呼召人们认识到在他们中间一个见证的教会的合理性。教会的存在应该成为对穆斯林社会整体来享受一种更全面生活的邀请。为这个群体平安的祷告也是最重要的事工之一。


谨慎的见证

作者:Phil Parshall

Phil Parshall是当今在对穆斯林事工方面的领导权威之一。他和他的妻子,Julie,自1962年起一直在孟加拉和菲律宾与穆斯林们生活在一起。他著作了九本关于基督徒在穆斯林们中间服事的书籍。

选自Phil Parshall的《清真寺外》第186-187页。经允许使用。www.bakerbooks.com

    通常,我们很少考虑在信仰改变的过程所牵涉的社会学问题。Tim Matheny解释道:

在阿拉伯社会里,最开始接触的可能是一个年轻人,但是作决定改变信仰的挑战应该向核心家庭或其延伸家庭的家长提出。给予其充分的时间做决定在以群体为本的阿拉伯社会里是必不可少的。

宣教工人倾向于鼓励某些人,特别是易受影响的人站出来作个人的决定,而这样很有可能导致整个群体反对福音信息。在一个群体能够确定要做出决定之前,任何成员的抽离行为都会立刻引起众人对失去团结的恐惧。1

    在我们的宣教外展活动中,我们不断地敦促单个的皈依者回到他的朋友和家人中间,谨慎分享他的信仰。这不是以一种会激起社会反对的方式进行的。如有必要,我们劝导新信徒在他人注意到他生活中质的改变之前不要谈及他个人信仰的改变,这样就可以为一种无声的见证打开大门。我们从开始就与皈依者极度坦诚:我们告诉他必须要留在伊斯兰群体之中。

   我们的目标是看到在一定地理区域内有一小群信徒。当理想的社会力量和信徒们的成熟实现时,就有可能为他们施洗。未成熟时的洗礼已多次引起了伊斯兰社会的严重逼迫。

与基督的个人关系

作者:Harvie Conn

Harvie Conn生前任宾西法尼亚州,费城市西敏神学院的宣教学教授,去世于1999年。他曾作为一名巡回布道者和福音宣教工人服事于韩国。他是当代城市宣教的先驱。

选自Harvie Conn的《一个穆斯林皈依者和他的文化》,刊登在Don McCurry编辑的《福音与伊斯兰手册》第97-111页。公用。

    受敬虔派“个人灵修与纯洁”的文化熏陶,宣教工人一直认为改变信仰是带领“一个外邦人中的单个灵魂归回真主。”2尽管加入了对个人的社会需的关注,这种狭隘的个人主义信仰,仍受到清教徒“恪守道德”的说教和新教徒的“学术保守主义”的影响,使信仰的改变简化至仅存悔改的行动和信心,与其它内容分离,比如:分别为圣、被天父接纳等等。其最终结果是淡化了或完全失去了皈依是人整体上的更新(卡尔文的观点),以及我们每天更融入基督国度的改变;如换衣服的信仰改变(以弗所书4:24,歌罗西书3:9-10);还有像逐渐的心意的改变(罗马书12:1-2)已经被缩减到一种离弃偶像在基督里转向真主(帖撒罗尼加前书1:9)的行为上的改变。

    而保罗把信仰改变看作一个持续的过程,“从基督的力量与一个有罪之人的遭遇开始,至真主的儿子从天降临才完全(帖撒罗尼加前书1:10)”,已经与荣耀分离开来,缩减到信仰的改变只是一切的开始。对个人主义的着重强调以及作为信仰改变特征的一步决定主义,是被虔信派教徒们定义为神学理论的一种文化偏见,旨在反对大量来自欧洲的名义上的基督徒。这种偏见可以很容易地在穆斯林世界里的基督徒群体中重复。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强调作为信仰改变基础的私人与基督关系的必要性。但是我们还必须要认识到在世界不同文化中,那种个人的关系并不总是通过脱离团体的“个人”决定建立的,而是通常在多人的,团体内的判断下建立的。“私人的”不等于“个人的”。

在北印度,铁路分隔开了穆斯林和印度教徒

信仰改变的标志

作者:Dean Gilliland

Dean Gillilan曾作为一名宣教士在尼日利亚生活了22年,从事神学教育工作并协助建立了西非神学院联盟。

选自Dean Gillilan的《为穆斯林人民示范道成肉身:给Sam Schlorff的回复》刊登在《宣教学:国际评论》第332-333页。经允许使用。www.asmweb.org

    我在基督教神学院的非洲学生们被灌输穆斯林的宗教形式是一成不变的、绝对错误,所以对他们来说,形式给人以贬义的感觉。哈米杜(Hamidu)是一个皈依基督的人,对他来说穆斯林服装不足以作为穆斯林身份的一种标志。

        

         他的古兰经是一本圣书,和他的新圣经一起被带在身边。然而这些伊斯兰形式的意义使我的基督徒学生们无法容忍。哈米杜是1972年我做校长的时候到达北尼日利亚神学院的。他是由美国的支援教派送到那儿的。学生们对哈米杜的信主经历印象颇深。当他做礼拜的时候,他听到一个声音告诉他要以尔萨麦尔加的名字结束他的穆斯林祈祷。就是这件事开始了他朝向耶稣的旅程。他成为了一个多么积极进取的信徒呀!我让他在学院的礼拜上朗读圣经,他同意了。最初,他用阿拉伯语朗读了引支勒里面关于尔萨的经文。然后他又朗读了福音书里面有关耶稣降生的经文。更具争议的是他在布道台上浑身上下穿的都是穆斯林服装,还戴着taqiyya(瓜皮帽)。他在那之前没问我是否可以这样做,而我也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当哈米杜读完的时候,会场里一片惊愕。学生们开会,要求他离开学校。作为校长,我不得不解释。我试图向理事会(西方宣教士)和尼日利亚教会领袖们为他辩护。只不过他所采取的形式和其意义不同而已。哈米杜完全不了解,基督徒所处的环境促使他们一见到穆斯林形式就立即排斥。结果是,当他拒绝他们要求他完全并立刻脱离他的原文化时,他们让他离开了学校。我参与了这一切,而且后悔莫及,我不应该让“形式等同意义”的观点占了上风。我失去了带领那些神学院学生们学习如何栽培一个宝贵的新信徒以及示范他们需要明白的道理的机会。

    要指出的是形式和意义可以被人为左右。当然,情况会各有区别。我曾见过事情的意义对做决定的个人而言是“可变通的”。附加在形式上的意义不能以绝对的方式强制在一个特定地点的个人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有一点是我要特别说明的,即,我们必须相信圣灵可以把metanoia[希腊文,悔改]放在一个穆斯林心里,带领他跟从耶稣,不管他/她的境况如何。而悔改所彰显的方式则总是按特定的环境而定。重要的是要帮助穆斯林信徒尊耶稣为主,和生命的新中心。



 



谁能赢得北印度?

   斯蒂文(Steven)是一个印度基督徒,他的家庭世代跟从耶稣。现在他在北印度的一个城市向穆斯林传福音。“你知道,一直都有一个风气,印度人说:‘外国人都应该回家去。我们可以做的更好。’”斯蒂文解释道:“现在我听人说:‘南方印度人应该回家去。我们北方人可以做的比你们好。’的确,外来人会弄得一团糟;人们肯定会带来他们的本族文化。所以我们正努力调动起当地人。”

   “我们这个城市斜着被一条铁路分开,穆斯林在一边,印度教徒在另一边。基督徒、教会和基督教活动都在印度教那边!两边中间有三座桥相连,一个步行桥,两座较大的桥。基督徒们和福音应该过到桥那边去。我们正在为一个全城市范围的归主运动祷告。”

   “我妻子现在参加一个与穆斯林妇女一起的星期五聚会。她们读古兰经和圣训,但是她们并不明白。我妻子正在学厄尔都语,并等待机会与她们谈论圣经。你会发现现在有许多穆斯林女性非常坦率。她们告诉我们说:‘我们想要自由地探索这个世界,象你们一样。’她们认为她们需要教育,但是她们真正需要的是找到在基督里的自由。

   “男人们可以在这做许多服事的工作,但是我们需要更多的女性。主要的障碍?丈夫们。我们需要能够看到迫切需要并能来这儿的基督徒男性,带他们的家庭一起来,并允许他们的妻子参加到对这些穆斯林妇女的服侍当中。”

源自:Marti Smith, www.calebproject.org




尾注:

1.Tim Matheny, 《赢得阿拉伯人:已知需要为途径》,第63页;被Phil Parshall引用在《清真寺外》里,第186-187页。

2.Christensen, Jens《接触穆斯林的实际办法》,第118页。

3.Verkuyl J, 《当代宣教学》第176-181页;被Conn引用在《穆斯林皈依者》里,第97-111页。



真主的使者

作者:费尔•帕沙(Phil Parshall)

Phil Parshall是当今在对穆斯林事工方面的领导权威之一。他和他的妻子,Julie,自1962年起一直在孟加拉和菲律宾与穆斯林们生活在一起。他编著了九本关于基督徒在穆斯林们中间服事的书。

选自Phil Parshall的《80年代真主的沟通者》,刊登在《福音事工季刊》总第15期,第4号,第215-221页。经允许使用。

真主的沟通者

成为一个宣教士是一个美好的呼召和特权。能够与数以百计的外国宣教士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互通往来是我的乐趣。总的来说,他们对我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做宣教士的呼召有其独特之处。一名宣教士必须有适当的高等教育、跨越地理界线、离开自己所爱的人、在经济上做出牺牲(虽然不总是如此)适应一个新的语言和文化,还得在一个紧密团结的团队中工作。与此同时,宣教士们必须敞开自己接受批评,不管批评是来自朋友还是来自敌人。他们必须愿意重新评估神圣不可侵犯的方法论。

    萨伊德(Saeed Khan Kurdistani)博士是一位杰出的伊朗基督徒,1942年去世。在1960年,有个人去了萨伊德博士生活和服事过的地区。这位访问者问当地的一位老年人是否认识萨伊德博士。那位老人屏住气,低声说道:“萨伊德博士是基督的化身!”可以恭敬地说这就是我们的目标。但是随着我们迈入一个新千年,需要认真地审视一些实际的问题,比如宣教士的经费、住房、知识生活和教会服事等。

经费

    关于这个问题存在着数不胜数的不同意见。有些人觉得“向当地人看齐”是必要的,并且所有不符合他们标准的人都应受到谴责。还有些人强烈地认为他们必须为家人的精神和身体健康着想,而以西方的标准生活。他们为自己的立场辩护,说当地人会理解他们的需要。在这两种极端中间,我们可以找到任何可想象的观点。

    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经济都十分萧条。这一事实为西方宣教士和当地人的生活标准的矛盾设下了铺垫。柴我可(Chaeok Chun),一位在巴基斯坦的韩国宣教士,在谈论到这种紧张的状况时说:“我认为今天基督教宣教士的形象,从亚洲人的观点来说,是一种舒适和特权的形象。因此,亚洲人很容易排斥宣教士并误解他的信息。”1

    公元七世纪和八世纪的爱尔兰僧侣们以他们的苦行主义而闻名。他们所有的装束只包括一根朝圣用的拐杖、一个钱包、一个皮质水壶以及好多世界的穆斯林有贫穷的生活

一些圣物而已。当他们从富人那里收到捐赠时,他们会很快的把钱给那些有需要的人。 

    这是当代宣教士们的合宜典范吗?当纳(Donald McGavran)博士以这种方式建议道:“来自富裕国家的宣教士的生活标准远远高于他们的需要。我们需要的是(如果我们要迎头解决这个问题的话)独身或已婚但无子女、能够生活在孟加拉、每月只依靠三百卢比(十美元)的宣教士。但是任何诸如此类的举动都是目前无法想象的。唉……”3 

    冒着引起争议的风险,我希望在这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上提出一些拙见。

1. 当地人如何认为宣教人员群体的经济状况是重要的。一般来讲,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水平与西方宣教士的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感到震惊。

2. 单身和无子女的夫妻可以更容易地适应简单的生活方式。这应该得到鼓励,但不能成为一种规定。

3. 应该允许人们试验。一对夫妻带着一个新生儿,居住在一个穆斯林乡村的泥地竹棚里。他们应该得到资助,但同时,当他们觉得需要考虑撤离的时候,不应该让他们感到尴尬。

4. 每个家庭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在主面前坦诚。他们应该藉着祷告评价他们自己的身体和情绪需要。目标是尽可能以接近他们目标人群的生活方式生活而不给家庭中的任何成员带来不利结果。平衡是关键。

5. 通常,宣教士可以在一个农村里过十分简单的生活,然后偶尔去附近的城市休闲并购买所需之物。这样的条件对我们的文化背景来说,在我看来,不是一种假冒伪善的行为。我们必须从现实的角度考虑我们的需要和在一个陌生的文化中对物质匮乏的不同承受能力水平。

6. 可以把这个问题当成宣教士们的未决问题考虑。但盲目的批评、判断的态度以及自以为义必须要竭力避免。通常,生活极其拮据的宣教士们或者那些非常富有的宣教士们是最固执己见也是最自我防范的。为维护肢体的合一,避免与这些个别宣教士对这个问题进行严肃的讨论可能是明智之举。

住房

    “事工住宅区”的时代并没有结束。这些西方的独立群落在发展中国家仍然比比皆是。他们经常被当地人误解,有时候,甚至被鄙视。一个皈依者怀疑他们的生活方式,问道:“如果我认为宣教士们的平房常常是人们和宣教士们心灵中间的隔离墙,我是不是错了?”4 

    我个人认为现有的事工住宅区应该被解散。这样可以使宣教士们搬到社区当中去,与人们分享道成肉身的见证,而不是被关在一大片在当地人们心中带有负面评价的领土里。基督徒们分散地住在非基督徒市民中间比住在一个封闭的群体中间更可取。光必须散发出来才有益处。

    我们第一次居住在孟加拉国一个小镇的五年小组是一次美好的学习和分享的经历。在我们租房的卧室窗外就住着一位被迫与她丈夫分开的穆斯林妇女。她的两个年轻女儿和她住在一起。很快我们就成了亲密的朋友。她的女儿们总会过来借点儿调料或者鸡蛋什么的。我们也同样向她们借东西,并不觉得拘束。有一次她的小女儿发烧很厉害,我们就把她接过来照顾。我们从书本上学到的穆斯林文化永远也比不上从卧室窗户那边儿学到的。在一个事工住宅区经历不到像在一个社区里如此的生活方式和交往。

    有关城市、乡镇或农村生活的标准需要留以余地。主要是能够与自己面对的人群互相联系。在大学附近的学生工作所需要的设施会与一个乡村家庭所需要的大相径庭。

知识生活

    自从殖民地时代结束以来,宣教士工作已经经历了一番根本性的转变。时代要求采用新方法和新态度。像Donald McGavran博士这样的先驱者们已经使方法论技巧被广泛应用。现在市场上数以百计的案例研究和教科书可以用来作为资料。许多杰出的研究生学院提供宣教事工方面的课程,还有些院校为实地宣教士们提供拓展课程。各种刊物,比如:《福音事工季刊》、《国际前沿事工和宣教学摘要》,使宣教士们随时了解世界上各种快攻概念和实际外展计划。

     Joseph A McCoy给宣教士们的一点相关建议是他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头脑,意识到时代在变化,每个人要随之调整。十年前的策略不会再有效果了,甚至五年前的策略也已经过时了。”5 发现宣教士变得迂腐总是令人感到悲伤。有些宣教士(无论年轻年长)对传统方法论的熟悉和热爱可能导致他们认为谨慎的探索某些敏感的实验几乎是在否定真理。带着更为大胆的方法的年轻一些的宣教士抵达实地后会变得沮丧。他们的想法和热情常常消失,扼杀在一句屈尊俯就的“先消停几年吧。经验会让你老练,你的影响也会成熟起来。”一种新鲜的无威胁的关系必须在老一辈和年轻一辈宣教士中间建立起来。一方贡献经验,另一方灌入最新的理论和热情。组合在一起,他们几乎是坚不可摧的。隔离开来,他们就成了灾难,不但对宣教士团队内部造成威胁,对敏锐的持观望态度的当地社会也会构成负面影响。



与穆斯林分享信息的技巧

  1. 花时间建立一份真正的友谊,这是穆斯林非常看重的。让你的朋友在你的行动、态度和每日的挣扎中看到基督。
  2. 养成热情好客的习惯,也同样被看重。在喝咖啡或吃饭的时候多花点时间。
  3. 倾听。一个好听众注重朋友的忧虑和需要。在他/她的理解和圣经真理中间寻找桥梁。
  4. 使用富有新意的问题揭示真理并协助你的朋友进行审慎的思维,以及意识到他/她对一位救主的需要。
  5. 通过讨论你们共同的话题保持沟通的敞开性,而不是那些使你们产生分歧的话题。只要可能,表达赞同,特别是符合圣经的地方。
  6. 分享真主如何通过福音的力量改变你的生命的见证。
  7. 定期为你的朋友祷告,祈求真主把他/她的需要启示给你,求圣灵以超自然的方式介入其生命。你的言语就是真主介入的一部分。
  8. 做一个善良、慈爱的朋友。你无条件的爱会吸引他/她靠近我们最要好的朋友——耶稣基督,一切的结果都在他的手中。
  9. 要耐心,这是圣灵内住的一个果实。圣灵会在这个穆斯林的心里创造出想要认识耶稣的渴望。

    源自:Fouad Masri, www.crecentproject.org


    对耶稣基督的委身意味着我们愿意为他的荣耀尽力成为最好的仆人。那也意味着不但是在灵里,也要在知识方面延伸自己。真正优秀的学术会带来更有效的成果,而不是骄傲或者势力。我们必须提防在宣教事工禾场上变得呆板单调。我们心灵和头脑都必须活跃警醒。

    我的脑子里还清楚地记着Harold Cook说的话,他多年担任穆迪圣经学院的宣教学教授。在1959年的时候,他告诉他的宣教学学生们说:“学生们,你们生活和服侍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将会是充斥着各种态度。在这里,你作为一名宣教士不是成功就是失败。你与基督、与其他宣教士,当地信徒以及与非基督徒的关系将受到合适或不合适态度的深刻影响。”

    对当地人的积极态度有几个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同情。让我解释一下。每天早晨日出的时候,住在我们村里的一个印度教邻居会起床,洗漱,然后出去站在他的奶牛旁边。他接着会抬头看着太阳,双手合什,进行一个既敬拜太阳又敬拜牛的仪式。我观察我们的印度教朋友举行这个仪式许多次。一天,那头牛突然病死了。悲伤席卷了那个印度教邻居家。那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个悲惨的损失。从个人角度,我不赞成敬拜一头牛,但是我不知怎的进入了那个印度教徒的世界观。他难过,我也难过。很快我学了几句恰当的话(我们当时刚搬到那个国家不久)然后就去了他的商店。我磕磕巴巴的说出几个不标准的词,表示对他的牛的死感到遗憾。我的印度教徒朋友被深深地感动了。我们在文化和宗教上有着天壤之别,可是我关心了。我,在短短的那一瞬间,踏进了他的生活。

    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包含了许多真理,“有礼无情不得人。”宣教士们是给予的人。他们的工作要求他们完成这个角色。他们可能参与救援、教育、医疗工作,或者其他需要分享的行动的事工。但是给予的行为本身是不够的。行为之后的力量是什么呢?有爱吗?有对他人的深切关怀吗?给予是否已经成为一个职业任务了呢?那些贫穷的或未得之民是否已经成为销售的商品了呢?这些都是很沉重的问题。


影响穆斯林对福音感知的问题 

1.巴以对抗。

2.美国侵略伊拉克。

3.美国在沙特阿拉伯,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军事存在。

4.联合国对穆斯林国家的制裁。

5.国际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穆斯林的经济限制。

6.古兰经中对非穆斯林的典型表述。

7.十字军东征和殖民地主义的遗留影响。

8.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9.穆斯林媒体对西方的憎恶。

10. 阴谋理论。



教会服事

    现在该是考虑宣教士的服事重点的时候了。当我们翻到新约圣经关于服侍的经文时,会发现保罗的参与是极其短暂的。他来到一个地方,停留几个星期或几个月,或者至多几年,然后就会离开去一个新的地方。他没有继续管理他所建立的教会。即使是有异端影响进入那些教会,保罗也只劝告那里的信徒坚持走在真理之路上。他也不用缩减什么经费。那些信徒们是完全自由的。当然现在服事的图画不同于保罗时代。

    Lesslie Newbigin写道保罗完全把领导责任交托给当地的信徒。他尖锐地论到保罗并没有像现代的宣教士们那么做:“他没建立一个宣教事工住宅区。”6 George W. Peters断言保罗完全可以说:“这儿有足够多的工作。这就是我的所在了。”保罗抗拒了诱惑,继续迁移到其他的地方。Roland Allen指出保罗也没有忽视各间教会。他继续拜访他们,与他们互通书信。但是基本的带领责任都由当地的信徒承担的。

    宣教士必须在敬拜团队建立起来后尽快离开,前往新的地方。归主的人万万不可将他们的依赖从主的身上转移到宣教士身上。经过艰苦耕耘、创建、照管年轻的教会后,宣教士们(不管是泰米尔人,或是那加人,还是美国人或澳大利亚人)都应该把权力转交给当地的领袖。耕耘的过程千万不要过长。应该紧跟着做断奶和推出育婴袋的工作。接着宣教士继续前进,重复这个过程,9 他必须不断地把奋力开拓前沿作为自己的紧要责任。

结论

    一幅一艘船在暴风雨中航行在海面上的美丽图画装点着我的卧室门。画上的题词是“船停在港口是安全的,但那却不是造船的目的。战斗的前线是危险的,但是历史上没有任何胜利是仅仅靠着那些远离敌人炮火威胁范围的支持者们获得的。我们的任务需要深思,决定和全力以赴。

深入学习

更新并选自:Peter G.Riddell和 Peter Cotterell的《背景下的伊斯兰:过去、现在和未来》,第153-163页。www.bakeracademic.org



第7课重点阅读部分到此结束。见第158页上的推荐阅读资料和活动。

尾注:

1.《亚洲女性为穆斯林福音宣教外展计划所建立的群体典范的探索》,系一篇未发表过的宣教学博士论文。富勒神学院,1977年。

2.Mary Just修女的《天主教福音宣教历史文摘》,第22页。

3.致作者的一封信,1979年3月。

4.D.A. Chowdhury, 《孟加拉教会与归主信徒》,刊登在《穆斯林世界》第29期第347页。

5.《来自宣教实地的建议》,第144页。

6.《众所周知的秘密》,第144页。

7.《福音宣教面临的问题》刊登在《明日福音宣教》上,第162页。

8.《宣教士方法:圣保罗的还是我们的?》,第151页

9.Donald McGavran, 《种族现状与教会》第130页。


以色列还是巴勒斯坦?

作者:Chawkat Moucarry

Chawkat Moucarry是叙利亚人,在穆斯林和基督教社会都生活过。他在索邦神学院(巴黎)得到了伊斯兰研究的博士学位,现在英格兰的万国基督教大学辅导,讲授伊斯兰研究。

选自Chawkat Moucarry的《先知与弥赛亚:一个阿拉伯基督徒对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观察》,第275-282页。应允许使用。www.ivpress.com

作为一名信基督的阿拉伯人,阿以对抗和巴勒斯坦人民的权利从我到欧洲以来一直都在我的议事日程里。我深信,这个问题连同在欧洲的穆斯林移民所面临的情况一起,都在影响着基督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关系。

    居住在欧洲的移民中绝大多数都是穆斯林,而且数个世纪以来,欧洲一直都与基督教有着紧密地联系。那么穆斯林们在任何非穆斯林的国家的地位如何呢?律法书和福音又号召我们如何回应呢?

    大多数欧洲国家在1948年以色列建国的时候都给予了无条件的支持。许多基督徒,特别是福音工作者,也继续做以色列的后盾,宣称以色列复国应验了圣经上的预言。1 但是如此支持就一定是正确的态度么?它符合真主对这片土地的打算吗?而且它与真主的公义也是协调的吗?基督徒们不能逃避这些由中东地区的冲突带给他们的疑问。1

对土地的应许

    关于以色列土地的神学辩论开始于真主给亚伯拉罕的应许:“‘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世纪12:1-3)。

    这个应许被许多犹太复国主义者和许多福音宣教派基督徒看作犹太人民在巴勒斯坦立国的永恒权利的圣经基础。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理解这个应许及其应验的方式。我们必须谨记福音书教导拿撒勒的耶稣是以色列的弥赛亚,而且真主对他的子民的应许都应验在他身上。

    首先,把迦南地赐给以色列是短暂的。弥赛亚的降临废弃了应许之地的中心概念。说到弥赛亚的降临所要带来的彻底改变,先知以西结宣布了以色列的土地再不会只是犹太人的财产:

    你们要按着以色列的支派彼此分这地。要拈阄分这地为业,归与自己和你们中间寄居的外人,就是在你们中间生养儿女的外人。你们要看他们如同以色列人中所生的一样,他们在以色列支派中要与你们同得地业。外人寄居在哪支派中,你们就在那里分给他地业。这是主耶和华说的。”(以西结书47:21-23)

    这个犹太人与非犹太人平等分享地业的命令意义及其重大:它象征着弥赛亚的降临标志着一个新秩序。真主给以色列的应许可以被万民都享受,因为在以色列和万国之间将不会再有差别歧视。

    如果这个预言按字面理解,它显示出对现今局势的嘲讽:以色列复国主要是由欧洲犹太人以巴勒斯坦本国人为代价实现的,而巴勒斯坦的许多人都被迫离开自己的土地,逃到邻国作了难民!

    其次,以色列国象征着真主的国度。福音完全是关于耶稣建立真主的国度(马太福音4:17 ;路加福音17:21)。唯一一次耶稣间接提到应许之地是在登山宝训中:“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马太福音5:5)。

    耶稣的门徒们相信所有对以色列的应许,包括大卫国度的重新建立,都由耶稣应验了,“大卫的子孙”(参考使徒行传15: 12-18)。毕竟,亚伯拉罕本人,这个应许最初的接受者,“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真主所经营、所建造的”(希伯来书11:10)。这座城是耶路撒冷,不是在迦南地的那座城市,是“天上的耶路撒冷”(加拉太书4:26;希伯来书12:22)。如果我的解释符合真主给以色列的属灵的应许,那么其优点在于它是以耶稣以及他的门徒如何解释这个应许为基础的。

    最后,真主给亚伯拉罕的应许是有条件的。换句话说,它规定只要以色列人遵守真主的律法,他们就可以一直居住在这片土地上。否则真主会惩罚他们,正如他惩罚这片土地上先前的居民——迦南人一样(创世纪15:16;申命记18:12)。摩西曾清楚地警告人民,并论到他们若不顺服,背弃真主时将要面对的审判:“先前耶和华怎样喜悦善待你们,使你们众多,也要照样喜悦毁灭你们,使你们灭亡,并且你们从所要进去得的地上必被拔除。耶和华必使你们分散在万民中,从地这边到地那边,你必在那里侍奉你和你列祖素不认识木头石头的神”.。  (申命记28:63-64)这个警告在以色列历史上两次变为现实。公元前586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占领耶路撒冷,拆毁圣殿并掠走以色列民。公元70年,罗马军队围困耶路撒冷,并驱逐了城内居民。

    耶稣知道将要在耶路撒冷发生的事情,就为这个城市要面临的审判哀哭。不过,他提出这可悲之事的直接原因是因为这城的民拒绝他:

耶稣快到耶路撒冷,看见城,就为它哀哭,说,“巴不得你在这日子知道关系你平安的事,无奈这事现在是隐藏的,叫你的眼看不出来。因为日子将到,你的仇敌必筑起土垒,周围环绕你,四面困住你。并要扫灭你和你里头的儿女,连一块石头也不留在石头上,因你不知道眷顾你的时候。”(路加福音19:41-44,加重点)。

         不同于那些预言以色列人将会从巴比伦回归耶路撒冷的先知们,耶稣没有应允他的子民他们的国家会被重建(路加福音21:20-24)。因此,今天的以色列国,没有任何神学上的特殊意义。如果有的话,以色列与其他任何国家相比,并无好坏之分。其近代历史证明以色列与真主的道德标准相距甚远。

仍在继续的分歧

    以色列在阿拉伯领土上的建城是一个巨大的非正义行为。它注定要制造对这片土地上的原住居民的人类悲剧。

    它真正地从巴勒斯坦人民手中剥夺了他们的家园,使许多人被迫进入难民营。全世界的阿拉伯人民都深切地感受到了这种非正义。许多巴勒斯坦人陷入了绝望,特别是自从阿拉伯政府不能实现对人民把他们带回他们的家园的承诺之后。

         巴勒斯坦难民们决定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诞生了。尽管当世界对他们的困境漠不关心时,有些人选择诉诸恐怖主义,但以色列似乎仍然不屈不挠。在1967年6月,以色列占领了新的阿拉伯领土,由此,部分阿拉伯人口居住在以色列占领地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增加了。

         20世纪80年代见证了在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青年的intifada(暴动)。暴动包括示威游行并向以色列士兵和平民投掷石块。政府对此采取了残酷的措施。这次“石块革命”,被媒体完好的掩盖了起来,其影响有二:它向世界表明巴勒斯坦人民并没有放弃他们独立的希望;它也迫使许多以色列人开始深刻地反省他们自身的身份问题。那些数年来认为自己遭受压迫的人变成了压迫者。以色列政府的政策导致越来越多的巴勒斯坦人被拘禁、驱逐和折磨。巴勒斯坦土地被没收,新犹太人定居点被建立。以色列变成了一个种族隔离的国家。

    20世纪90年代早期,双方都意识到了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承认彼此存在的权利。1993年9月,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领导签署了《奥斯陆协议》——迈向和平努力的第一步。但是,双方反对和平进程的人士依然十分活跃。1995年11月,当以色列总理伊沙哈克•拉宾遇刺身亡时,以色列社会震惊不已:一个犹太人不是被阿拉伯人而是被另一个犹太人暗杀了。


联合国对巴勒斯坦的划分计划(1947年)          巴勒斯坦目前的局势(2004年)

*以色列人占领,目前地位取决于巴以过渡时期协议。

         **自1967年以来以色列占领的叙利亚领土。      。

 


    2000年的夏天,阿以和平进程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一直有意回避的耶路撒冷这个敏感问题此时成为了对话的焦点。自以色列军队于1967年6月占领东耶路撒冷以来,所有以色列领导人都一致宣称“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远的不可分离的首都。”因此以色列谈判官员们根本没有准备在耶路撒冷问题上做出任何重大的让步。他们拒绝接受把东耶路撒冷归还阿拉伯统治的条款。结果是,巴勒斯坦人认为以色列政府想要谋求和平但却不承认他们双方对这片领土的平等权利。更具体地说,他们对耶路撒冷有平等权利,耶路撒冷不但被犹太人所看重,也被所有这片土地上的本土人民所看重。以色列的不妥协态度,再加上其在巴勒斯坦领土建立新犹太人定居点的依然如故的政策,点燃了巴勒斯坦人民的愤怒和绝望。对此轮决定性和平谈判失败的回应是第二次暴动。此次暴动,于2000年9月开始,在短短12个月的时间里,夺走了800余个生命,多数为巴勒斯坦人。一项联合国决议谴责了以色列政府对巴勒斯坦人过分使用了武力。

应用圣经教导

    对于这个将以色列置于阿拉伯人、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对立面的分歧,有几点需要指出。

    首先,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的经文教导说这个地球是主的。他是所有土地的最终所有者。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都索取这片纷争土地的所有权,不过它绝对不是他们固有的土地;它属于真主(古兰经7:128;诗篇24:1;哥林多前书10:26)。

    耶稣警告过他的门徒们不要把他们的希望和力量投入到赢得这个世界上,免得威胁他们永恒的生命:“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马太福音16:26)。极其可悲的是许多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在反对彼此的战争中的确失去了他们的生命。然而还有更多的人由于把政治投入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已经使他们的永恒生命处于危险的境地。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这个分歧显露了所有人类的罪性。没有任何人可以称自己是无辜的。直到如今,在这场争端中唯一的胜利者是魔鬼,它使交战双方都遭受了巨大的痛苦。

    其次,圣经教导说真主是一位满有怜悯的神。他呼唤人们悔改并接受他的赦免。真主不单单赦免他的子民,还劝勉他们要彼此饶恕。那片“圣地”,从某种程度上讲,一直是世界上最不圣洁之地之一,那里接连发生着由据称敬拜一位怜悯人的真主的人们所发起的战争。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需要回到他们的经文中,寻求真主的怜悯和帮助,好让他们也能够彼此怜悯。

    对基督徒们来说,真主的怜悯在历史上通过受苦的仆人耶稣基督就已经彰显出来了。耶稣的爱带领他受苦,使得我们可以重新与真主和好。把耶稣看作一位受苦的仆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己所经受的苦难。

    第三,和平的真主也是公义的真主。起初阿拉伯人,特别是巴勒斯坦人,遭受的非正义行径,需要被国际社会认知和补偿。从政治角度,这意味着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不应该再受到双重待遇。以色列会像伊拉克被迫从科威特、印尼被迫从东帝汶、以及塞尔维亚被迫从科索沃撤军那样从其占领的阿拉伯领土撤离,并服从联合国决议吗?以色列似乎是世界上唯一公然藐视联合国决议却不用面临国际制裁的国家。

    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只要正义”的呼声必须得到重视。3 这就意味着承认他们拥有一个可以挽回命运和恢复民族身份的确实有效的国家。它意味着接受东耶路撒冷为巴勒斯坦人的首都,撤销加沙和西岸的犹太人定居点。否则,按照一位以色列人的话说,这个国家无异于一只“扎紧待烹的鸡”。比方说,加沙地带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有一百五十万人居住在这个巴勒斯坦自治区。巴勒斯坦居民遍布在这片区域百分之六十五的土地上。而余下的百分之三十五则被为数仅为六千人的犹太定居者的殖民地占领。

    第四,犹太国家的概念本身就问题重重。历史及许多当代局势显示每当一个国家与一种宗教或民族群体紧密相关时,宗教和民族的少数派可能就会遭受最严重的歧视和逼迫。一个世俗多元又民主的国家比一个宗教国家更符合耶稣的教导,不管这个国家是信奉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犹太教(马太福音22:21)。

    打个比方,如果联合国是只为信基督的白种人设计的,我们会做如何反应呢?没有谁会拥护那样的一个组织,不过犹太复国主义思想却认为以色列国是犹太人的家园,犹太的定义属于种族和宗教的范畴。4 这种思想不仅受到居住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的质疑,也被“弥赛亚派”犹太人所怀疑。弥赛亚派(基督教)犹太人仍是犹太人吗?尽管对他们来说答案是肯定的,但他们的存在,特别是在以色列境内,先放下他们的宣教活动不说,是被视作对犹太人身份的一种威胁。任何国家对人权的保护都无法被保证,除非其公民被按照其本质——人类,来看待,不管他们的民族和宗教背景如何。

   中东地区的冲突因此为我们提出了一些最基础的问题:一个国家有没有可能紧密地与一个特定宗教或民族群体相连而又不使其他背景的居民沦为二等公民?

     一个相对较小的土地如何既容纳犹太人又容纳巴勒斯坦人呢?他们会真正彼此接受而不仅仅是容忍对方吗?当然,这些问题不但与以色列息息相关,也涉及到该地区内其他的国家。关于一个共享的不计宗教民族身份的世俗民主国家的决议今天可能显得过于理想化,但从长远考虑,这个选择可以保证和平。因为它对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对有信仰和没有任何信仰的人,都是公正的。除非以色列体制的歧视问题得到适当解决,否则认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可以相邻而居只是一种愿望而已(耶利米书6:13-15)。对以色列来说,该是认识到军事力量和核武器并不能确保与巴勒斯坦人民和平共处的时候了。需要作出审慎勇敢的决定,包括对犹太复国主义思想公开表示脱离干系。唯有这样,正义、和平和和解才真正有机会成为中东地区的现实。

不要表示偏袒

    许多西方的基督徒很自然的同情作为真主的选民和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大屠杀的牺牲品的以色列。然而,这种态度不应有的破坏性结果常常导致一种亲以色列的偏见。再加上对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的歧视,这种偏见就意味着基督徒一直无法对促进中东地区的公正和和平做出积极贡献。它还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许多阿拉伯人和穆斯林对西方和西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那些可理解的关注中东冲突的人们应该因此查验他们对以色列和阿拉伯人的态度,以确保自己没有偏袒一方而损害另一方。“审判的时候,不可看人的外貌;听讼不可分贵贱,不可惧怕人,因为审判是属乎真主的。若有难断的案件,可以呈到我这里,我就判断”。(申命记1:17)


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人民

    一亿六千万居住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北临讲阿拉伯语的北非人)的人民信奉很多不同信仰,包括基督教和万物崇拜。近期,穆斯林宣教士的工作已经深入到了这十七个非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的非洲国家。

    尽管南部苏丹的非阿拉伯人口据统计约有百分之七十五是基督徒,苏丹整个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都是穆斯林。约百分之六十五的埃塞俄比亚人和百分之五十的厄立特里亚省居民是基督徒;但在非洲之角,吉布提和索马里的其他国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都信奉伊斯兰    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孩子

教。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沿这些分割线激烈进行,

双方都犯下过暴行。

    富拉尼部落分布在整个萨哈拉以南地区,从毛里塔尼亚、赛内加尔到苏丹,他们在十九个国家里构成少数民族。富拉尼人作为游牧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七个世纪以前,作为率先信奉伊斯兰教的非洲部落之一,他们游牧的生活方式促使其宗教遍布西非的大部分地区。尽管他们是世界上最大的游牧文化群体,半数以上的富拉尼人现在过着定居的生活。许多著名的伊斯兰教学者和教师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富拉尼人,而且城市里和更为富足的富拉尼人在信仰上的倾向是最循规蹈矩的。不过大部分富拉尼人奉行一种传统和伊斯兰信仰及实践的混合体。

源自:《世界行动,30天穆斯林祷告关注》www.joshuaproject.net
非洲萨哈拉以南地区穆斯林的人口

 

 

尾注:

1.  参考T.Weber的《福音派如何变成了以色列最好的朋友》,刊登在《今日基督教》总第42期第11号,第38-49页;P. Bennis和 K.Mansou的《‘赞美真主,略过武器!’以色列的美国支持者正在改变的本质》刊登在《中东报告》第208期,第16-18页。也可参考其它期刊,比如《今日以色列和基督徒》,以及所谓的在耶路撒冷的基督徒领事馆。

2.  关于该问题的书籍中,较为著名的一本是由Colin Chapman著的《谁的应许之地?以色列还是巴勒斯坦?》。也可以参考Peter Walker写的《耶稣与圣城:新约对耶路撒冷的观点》;Peter Walker编辑的《耶路撒冷:在真主意图中的过去和现在》;以及Kenneth Cragg所著的《巴勒斯坦:锡安的赏赐和代价》。

3.Naim Ateek,《正义,只要正义:一个巴勒斯坦解放的宗教学》。也可以参考Riah Abu El-Assal的《夹在中间:一个信奉耶稣的阿拉伯巴勒斯坦以色列人的故事》;Elias Chacour《亲兄弟》;以及Audeh Rantisi的《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一个巴勒斯坦基督徒的故事》。

4.1948年以色列国一建立,其政府就开始清除该国境内的剩余阿拉伯人。该政策以一项完好备案的事实案例为证据。以色列政府设计了一个秘密的迁移计谋为要鼓励在加利利地区的巴勒斯坦人离开以色列,迁往阿根廷和巴西定居。参考Nur Masiha的《一个没有基督徒的加利利?Yosef Weitz与1949-1954‘约哈难行动’》刊登在Anthony O’Mahony编辑的《巴勒斯坦基督徒:在圣地的宗教、政治和社会》第190-222页。



生活在真主的家庭里

作者;Christine Mallouhi

Christine Mallouhi,澳大利亚人,在阿拉伯世界与穆斯林们共同生活了三十年。她嫁给了一位来自穆斯林家庭跟随基督的阿拉伯人,他们一起负责一间协会,出版向穆斯林介绍基督的阿拉伯语书藉。Christine发表过许多有关穆斯林与基督徒关系的文章,并著有《向伊斯兰,倾力送平安》.

选自Christine Mallouhi的《迷你裙、母亲和穆斯林》第93-95页。经Christine Mallouhi允许使用。该资料部分也登载在新改版的《迷你裙、母亲和穆斯林》一书中。www.lionhudson.com   中文版在:www.jdjysl.com

敬拜真主并不一定是一个我们必须要按照某种仪式进行的“宗教活动”。圣徒保罗告诉我们“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使徒行传17:28),但是我们经常表现得好象只有在一个屋子里参加某种仪式的正式敬拜时,我们才真正的与真主同在似的。那么基督徒团契的目的是什么呢?难道不是在信心上彼此建立和敬拜真主吗?我们可以通过许多其它的方式实现这个目的,而不用坐在某个房间里进行某个正式的聚会。

    我时常回想起在阿拉伯世界生活的日子。我们在室外经历了许多次十分美妙的敬拜。我们小组在周末的时候会搭起帐篷,在湖边烤肉、祷告、交流以及学习圣经。洗礼通常意味着一次周末的野营团契。我们还雇了条大船在河上进行长达四个小时的聚会。船缓缓地顺流而下,我们在船上则打开带去的食物大吃一顿。最近没见面的人们会靠在一个角落里分享他们的生活。我们一起唱赞美诗,读圣经,为特别有需要的服事工作祷告,并随着不同人的带领释放信息。家庭聚会也采取了同样的模式。食物和娱乐在先,然后从这段分享的经历,团契生活就自然地流淌出来,紧跟着敬拜也开展起来。有多少次我们坐在教堂里,感到被隔绝,没有感动,或者心里没有温暖?有时候太过正式的聚会让人们不自然地或切断了彼此之间的直接交流。除非我们有一个特定的关怀小组,否则即使一个人身在团体的敬拜之中,也会感到非常孤独。接着,聚会结束时,当人们开始一起亲近的谈论并彼此提出建议或彼此代祷的时候,大家才放松,真正的团契才开始。

    家庭的感觉通常是在这些呆板的敬拜经历中缺少的因素。如果人们之间除了信仰之外别无其他共同之处,而唯一共同的经历是正式的聚会时间的话,人们很难彼此敞开。基督徒大家庭需要共同的家庭般的经历。一位在某个阿拉伯国家深受爱戴的牧师退休了,另一位经验丰富的福音工人接替了他的工作。一位教会成员给这位新牧师打电话以互相鼓励。这位牧师回复他的问候,接着问到:“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吗?”那个当地人很快挂上电话,把那位牧师的名字从他的电话簿中勾掉了。他把牧师的回答理解成牧师暗示对友谊不感兴趣。那位牧师还不是教会家庭的一分子,而只是觉得人们打电话是为了一些特定的原因。那位当地人也只是想表达“我关心你。”并无它意。这样一来,这位当地人就产生了被拒绝和被冒犯感。

    我们在叙利亚的家人每天互相打好几通电话以保持联系。在埃及,我丈夫马扎(Mazhar)每天差不多给十二个人打电话, 尽管他每个星期都会见到这些人。电话只是下一次聚会前的一种友善的碰触。我们有多少次打电话时先为侵扰别人的时间和陈明打电话的原因而道歉呢?这就意味着若不是因为我们不得不与这些人完成某些事情的话,是不会与他们有任何干系的。


透过她的眼睛

透过一个穆斯林女性的眼睛看这个世界可能比听其他人描述他们所认为的穆斯林女性的感受更有帮助。从穆斯林杂志和其它网上资源可以收集到一些缜密的想法:她们有哪些观点?她们心中都有哪些想法?她们关心什么?感受如何?通过简单的纵览文章题目,即可“看出”穆斯林女性所关注的问题和主题。一期近日出版的《Azizah》1的读者可以推断出如下几点:

  • 我关心自己是否端庄和会受到骚扰:“我戴面纱的原因。”
  • 我想好好信仰我的宗教:“这是不是哈拉勒(合教法)?” “敬虔的行为和有价值的工作。”
  • 我为我的伊斯兰文化传承而骄傲:“庆祝方式。七位天才设计师的优雅服装,”“你的清真寺反映出多少伊斯兰民族差异?”,“装饰:信仰存在于每一瞬间,观察波斯艺术及传统中的几何学。”
  • 我关心近日伊斯兰在地理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倾力送平安”
  • 我与其他北美的女性非常相似:“健康:咨询医生” ,“庆祝方式:七位天才设计师的优雅服装” ,“失窃的名字,失窃的生活:你的个人信息被盗可能会导致一场恶梦。”

    如果我们睁开眼睛关注周围穆斯林社区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在粗略一瞥时不曾发现的东西!

1.  参考www.azizahmagazine.com (第一卷,第一期)。    源自:www.frontiers.org

  


  


 在北非,有一天我们抽空与来自另一个城市的一对基督徒夫妇在一起。我们步行穿过公园和花园,在一家很特别的餐馆吃饭,还带孩子们去了一个游乐园。我们一边游乐一边交谈。谈论婚姻,谈论在一个完全穆斯林的社会里为基督抚养子女,以及根据当地人的观点教会应该是何种状态。一个陈年的伤痛在谈话中浮出水面,而我们就在中央大街上采取了得到医治和纠正的步骤。他们眼中含着泪水告诉我们他们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时光。“基督徒们总是聚会。他们没有娱乐和社交的时间。”这一天的休闲团契在他们也在我们的生活里都有非常特殊的属灵意义。

    家庭需要一起娱乐,分享经历和记忆。这种团契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寻常组成部分。它为相互鼓励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埃及,我们家的男孩儿们是小组子女中最年长的。长时间乘坐游船给大孩子带来的乐趣不能同样带给年级较小的孩子,他们更喜欢玩具。但是单身的埃及青年会花时间陪他们下象棋。这能帮助他们以一种家庭聚会不能提供的方式联合起来,因为在家庭聚会中孩子们的参与程度极其有限。

    这种团契使教会联系得更紧密了,因为它综合了东方文化中最重要的两大方面:热情好客(聚会围绕分享食物)和家庭。基督徒家庭需要花时间进行共同的日常活动以加强他们的新价值。家庭对穆斯林有双重约束。他们既是自然家庭的成员又是乌玛(伊斯兰统一社会)的成员。每个人必须为维护这两个家庭的利益而撇开个人权利,而且从一出生就接受这种教育。新信徒常常都担心他们的信仰给家庭带来耻辱,而且他们也很难独自面对他们的家庭和社会。Ibrahim Muhawi和Sharif Kanaana两位作者对此解释的非常恰当:“通过对传统的尊重和对年长者的顺从,个人从孩提时代开始就参与社交活动以使自己与家庭的意愿和谐统一。他们被鼓励以他人的评价看待自己,而且以别人的认可为衡量自己经历的标准。与众不同,做事别出心裁,或者违背长辈会带来身心双重的惩罚,比如显示不悦、责备、公开谴责,或社会排斥。”1

    当我们花时间彼此亲近、彼此关怀、彼此支持的时候,我们就成了行动中的教会,即使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圣经对教会形象的描述。那么当我们在圣经中读到一起聚会和信徒们之间互为兄弟的时候,我们会明白这些原则的重要性,因为那已经是我们生活和心灵的一部分了。

    这些家庭型的娱乐活动对西方教会也有帮助。我们刚开始在美国生活的时候,又一次邀请了教会里的十对夫妇到我们家参加一个团契的晚会。晚饭后,他们在起居室里规规矩矩的坐着等聚会开始。他们以为会有祷告和圣经学习什么的。当我们宣布除自娱自乐之外再无其他事项时,他们都大吃一惊。我们分享了许多如何遇见各自配偶(通常包括我们如何进入对基督的委身)的令人发笑的故事,并增加了对彼此的新了解。第二天我们收到了好几个电话表达他们不仅过了一个十分愉快的夜晚,还感激能够与认识多年的教会成员有深刻的接触。那是一次家庭分享的时间。这十对夫妇现在一起敬拜的时候有了一种更为深刻的联系。

第7课基础阅读材料到此结束。见第 158页上的“推荐阅读资料和活动”。

浏览:  www.encounteringislam.org/ readings 获取第7课的全部英文阅读资料。中文在 www.jdjysl.com

尾注:

1.《说故事的鸟啊,说吧,再说一遍:巴勒斯坦阿拉伯民间故事》,第31页。



讨论问题

 

1.本课的一个关键主题是文化和文化误解在穆斯林与基督徒之间的关系中以及在穆斯林接受基督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阅读歌罗西书4:2-6。保罗自己渴望什么?他给我们哪些指导?

2.Klein, Hubbard, 以及Blomberg说:“将圣经真理本土化需要理解的双焦透镜。首先,我们需要一付透镜回过头来研究圣经世界的背景以了解其引申含义。然后,我们需要另一付透镜观看前景以决定如何以最好的方式表达(本土化)今日世界所需要的真理。”1我们给穆斯林的信息本土化意味着什么呢?我们要如此行的话需要了解哪个(些)文化呢?

1.  William W.Klein, Robert L. Hubbard Jr., 和Craig L.Blomberg同著的《介绍符合圣经的解经法》,第174页。

推荐阅读与活动

阅读: Phil Parshall, 《穆斯林福音宣教》。(Waynesboro. Ga.: Gabriel Publishing, 2003)

  Badru D. Kateregga和David W.Shenk,《对话中的穆斯林和基督徒》(Scottdale, Pa.: Herald Press, 1997).

观看:看一个电视节目并做笔记: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对穆斯林的冒犯?你看的这些

      电视节目是如何描写西方或非穆斯林文化的?

祈祷:从日出到日落,像穆斯林在斋月中那样禁食一天。把你的饥饿感当成为穆斯林祷告的动力。

日记:记录下你一整天消费的所有食物和饮料。这些东西中有哪些会被穆斯林认为是合乎他们律法的?第二天,只吃喝那些符合律法的东西。参考第84页上的《什么是被允许的?》

浏览:在 www.ysljdj.com  www.jdjysl.com 和www.encounteringislam.org/lessonlinks中获取相关网站。

* 登陆www.encounteringislam.org/lessonlinks了解有关英文“推荐阅读与活动”的详细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