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至八世纪唐朝开始,大食国(阿拉伯帝国)一批批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各族穆斯林商人,传教士,使节,旅行家来到中国不断,有时一年一次,有时一年两次。唐宋政府鼓励商业贸易,因而有不少人便留居中国不归。
在元代,蒙古人发动大规模的对外西征,征服了中亚,西亚,阿拉伯广大地区,包括很多信仰伊斯兰的国家和民族。随着蒙古人每次战争的胜利,他们迁徙一批批人到东方来,总数几十万;同时由于交通大开,有很多商人来中国,这些来自不同地域,民族,语言文字的穆斯林,以驻军,工匠,商人,官吏,学者等不同社会身分,扩散全中国。
明代有中亚等地信仰伊斯兰的各族人民入附中原,还有南洋的穆斯林来中国而定居下来。
千多年间,东来的穆斯林,在中国各地定居下来以后,和当地的各族妇女通婚,这些妇女也信仰了伊斯兰。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形成回族。
维吾尔族:
最主要的来源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和南疆绿洲上的居民。
九世纪,维吾尔族这两部分人大规模汇合,新疆建立哈拉汗王朝。
十世纪,开始伊斯兰化。
十一世纪,东向攻占塔里木盆地一带。
十二世纪,西辽攻占哈拉汗。
十三世纪,蒙古灭西辽。
十四世纪,统治新疆的东察合台汗国推行伊斯兰。
十六世纪,东察合台臣服于蒙古穆斯林建立的叶尔姜汗国;这个汗国的统治阶层与突厥人通婚;维吾尔族完全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新的民族共同体。
在一千三百多年来,透过大小多次迁徙,与当地居民融合,也透过一些传教,增长到几千万人。
教派
中国的穆斯林绝大多数属伊斯兰的正统教派逊尼派,承认早期四大哈里发都是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人。遵行该派四大学派之一的哈乃斐派的学说,同时也尊重其他三位伊玛目创立的学理。
三大教派:
格的木。
伊合瓦尼。
西道堂。
四大门宦:
哲合林耶。
虎非耶。
格的林耶。
库不林耶。
什叶派的穆斯林数目极少,包括:
新疆喀什的塔吉克族,属伊斯玛仪派。
莎车县一小部分维吾尔族,属十二伊玛目派。
五功
念:念诵清真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
礼:
每天在规定的五个时间向麦加方向礼拜。
每周五主麻日下午到清真寺参加聚礼,内容有礼拜,诵经,讲道。礼拜前必须先做凈礼。
每年开斋节和古尔邦节也做礼拜。
斋:在伊斯兰历每年九月(莱买单月),凡九岁以上的女性和十二岁以上的男性穆斯林,在每日从拂晓前至日落之间,禁绝饮食和房事,封斋第二十九日傍晚如见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如不见﹐则再封一日。
课:交纳四十份之一的财产为天课,用来救济有需要的人。
朝:有条件者,一生至少一次去麦加朝觐克尔白天房,在伊斯兰历十二月十日。凡是去过麦加朝觐的穆斯林,被称为[哈吉],冠在他的名字之前,受到其他穆斯林的尊重。
六信
信安拉,即真主。
信经典,包括古兰经和圣训。
信天使,是真主所创造的。
信使者,即真主命令向人间传达信息者。
信前定,即命定或宿命。
信末日,包括后世,末日审判,死后复活。
主要节日
开斋节:
在新疆亦称肉孜节。
在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即九月封斋结束后一日。
当日﹐穆斯林前往清真寺参加会礼﹔会礼之后﹐互相问候并互赠礼物;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庆祝形式不尽相同﹐有的炸油香制美食款待亲友,有的请阿訇诵经祈祷,有的聚会联欢等。
古尔邦节:
亦称宰牲节,忠孝节。
在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为纪念易卜拉欣父子为真主牺牲的精神。易卜拉欣虔诚地信奉真主﹐一次他夜梦真主,得到启示命他宰杀亲生儿子献祭。当他遵命执行时,真主遗天使牵一只羊来,命他以宰羊代替献子祭祀。
当日,穆斯林前往清真寺参加会礼;另外,每家或数家合宰一只羊;除会礼,宰牲外﹐大家纷纷走亲访友,互送油香,鏾子等各种炸果;新疆穆斯林还以歌舞庆祝,一些长期过着游牧生活的民族并举行叼羊,赛马等娱乐活动。
圣纪:
亦称圣祭,圣会或圣忌。在新疆称牟噜德节。
据传﹐穆罕默德诞生与逝世均在阿拉伯太阴历三月十二日,因此圣纪兼有纪念穆罕默德诞生与逝世的双重意义。
庆祝活动在清真寺举行,由阿訇诵经﹐讲述圣训和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赞颂他的美德;有的穆斯林炸油香,熬肉粥﹐或杀牛宰羊,邀请亲朋聚餐纪念。
清真寺
全国有三万多座。
部份是近年由阿拉伯人资助重开。
是穆斯林礼拜也是聚会议事和交往的场所。
建筑包括:
礼拜殿。
水房。
讲坛等等。
大多清真寺都有邦克楼,是一高层建筑,方便教职人员诵经和呼唤穆斯林礼拜时声音远播。
门向东开,礼拜殿在迎门的后墙上有一个穹窿形的壁仑,是示意西方,即是麦加的方向。
穆斯林在礼拜前必须大净或小净:
大净:用吊罐高高悬若让水冲下来﹔洗脸(包括洗耳鼻),洗脚,摩头(用湿的双手摩头顶)和漱口。
小净:围着水房的水池,用特别的汤瓶壶冲洗﹔从头到脚洗涤全身,并漱口。
入大殿时,需要脱鞋。
非穆斯林只能在朝拜者的后面或侧面。
在大殿里穆斯林整齐跪着,面对麦加方向礼拜,并听毛拉讲经。
四大古寺,建于宋元时期:
广州怀圣寺。
泉州清净寺。
杭州真教寺。
杨州清真寺。
古兰经的中文译本
王静斋,1932,1942,1946。
刘锦标,1943。
杨仲明,1947。
时子周,1958。
马坚,1981。
林松,1988。
饮食
穆斯林禁戒吃:
猪肉。
马,驴,骡,狗等不反刍的动物肉。
性情凶残的禽兽如鹰,虎等肉。
自死物。
血液。
非诵真主之命而宰的动物。
平时,凡盛过这些禁忌食物的炊具,餐器都不用,不接触。如果在旅途中或其他困难的条件下,借用非穆斯林的锅,必须用大火烧过一阵,方才使用。
穆斯林所吃的牛,羊,鸡,鸭等禽畜,一般都请阿訇念经后下刀宰杀。阿訇首先要面向西方念台斯米,然后对准规定的部位下刀,先将肉中的血全部放掉,别的人才能拿起刀子切割。
穆斯林开办的商业店铺门前悬挂清真牌,用阿拉伯文书写,或有[清真]的字样。
烤羊肉串卖遍各地。
回族房舍
穆斯林大都围绕清真寺居住。
一般家庭都喜欢在正屋中间悬挂山水花卉,麦加等字画,图片,两旁配有阿拉伯文书写的对联。
虔诚的穆斯林家里,不挂人物和动物图画。
回族的衣着
领礼拜的教长或阿訇必须缠头,一般穿偏襟白色长衫。
男人一般头戴回回帽,有无沿小白帽,小黑帽,大多数喜欢戴白帽。有的用白毛巾或白布裹头。有的戴角回回帽的,如有五角帽,六角帽,八角帽等。冬天,老年男人头上戴一顶白帽子,耳朵上戴一对绣花的青耳套(棉制或皮制)。热天身着白褂,外套以黑马甲。
妇女一般都戴盖头。盖头有少女,媳妇,老人之分。少女戴绿色的,嵌金边,上绣素雅花草图案;已婚妇女戴黑色的,只披到肩头;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披到背心处。一般穿大襟衣服。少女和媳妇在衣服上嵌线,镶色,滚边,绣花,佩戴金银手镯,耳环,戒指。
近年来,城市的回族,特别是青年人,有不少人喜着新潮时装。
回族姓名
[马]是一个很普遍的姓。此姓最初是由[穆罕默德]的[穆]音演化而来。
除了中文名字外,有些穆斯林还有[经名]:
男的有奥斯曼,阿里,侯赛因,哈桑,易不拉欣,努尔等。
女的有为法蒂玛,阿以莎,赫蒂彻等。
一些词汇
[伊玛尼]:信仰。
[伊玛目],[阿訇]:教长。
[毛拉]:精通伊斯兰教法和神学的教师。
[满拉]:在经堂学习经文,被培养教职人员的学生。
[主麻日]:星期五,穆斯林下午在清真寺做大礼拜。
[呼图白]:讲道。
[大净],[小净]:礼拜前做的凈礼。
[邦克楼]:宣礼塔。
[台斯米]:奉主之命。
[乜贴]:自愿的布施。
[多斯第]:兄弟。
[色俩目]:吉祥如意。
[麻扎]:穆斯林的墓地。
穆斯林数目
在1949解放时穆斯林有四千多万人。
现在穆斯林约四千万:
一千多万为汉族。
二千多万为信奉伊斯兰的十个少数民族:
以回族为首的四个内地伊斯兰少数民族。
以维吾尔族为首的六个新疆伊斯兰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
2003人口
主要聚居地,按人口顺序
内地伊斯兰
回
Hui
1100多万
宁夏,甘肃,青海,河北,新疆,河南,各地
东乡
Dongxiang
约52
甘肃临夏,青海,新疆伊犁 ,宁夏
撒拉
Salar
约12
青海循化
保安
Bonan
约2
甘肃积石山,青海同仁,新疆
新疆伊斯兰
维吾尔
Uygur
约990
新疆,湖南,广东,北京
哈撒克
Kazak
约150
新疆,甘肃,青海
柯尔克孜
Kirgiz
约20
新疆克孜勒苏
塔吉克
Tajik
约5
新疆塔什库尔干
乌孜别克
Uzbek
约2
新疆
塔塔尔
Tatar
约6千 新疆
约2400
内地伊斯兰与新疆伊斯兰的比较
文化
信仰制度
生活行为
内地伊斯兰 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较深,在许多方面和儒家文化相结合。
由于在伊斯兰信仰下建立起民族,宗教情感和民族情感交织在一起。
注意伊斯兰和传统文化的协调
一般不提倡鼓乐歌舞。
婚礼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视斋月为珍贵的月份,把开斋节看得很重要,很隆重庆祝。
饮酒是被禁止的。
新疆伊斯兰 融会,吸收古代西北边疆突厥文化成份而累积发展起来。
接受伊斯兰较晚,在伊斯兰传入之前,存在突厥原始宗教及其它宗教。
盛行崇拜圣徒圣墓或圣陵的麻扎朝拜。
在节日或喜庆日子吹拉弹奏和唱歌跳舞。
婚礼保留突厥文化的遗风。
看重开斋节的程度不及古尔邦节,这与其游牧经济有关。
青年普遍饮酒,并视酒为待客佳品。
福音工作
为了安抚少数民族的宗教及民族情绪,政府严禁向少数民族传福音。
公开的教会,难以找到少数民族基督徒。
有少数基督徒在非公开的情况下聚会。
有一些圣经翻译工作在进行。
回族
一般
也有在台湾,缅甸,柯尔克孜斯坦,哈萨克斯坦,泰国,蒙古生活。
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与众多民族杂居,和汉族杂居的情况最普遍。
高颊骨,圆眼,但西南部的回族与北部的回族外貌有些不同。
说中文,不过加上很多特殊的阿拉伯与波斯语汇。和其他民族杂居的,也使用或兼通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字。
甘肃,宁夏,青海的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新疆和内蒙古的,是农牧结合,或以牧为主;河南,河北,山东的,除农务外,多兼营季节性的小商业,小手工业;云南及西南各省的,多为农商兼营,或以商业,运输业为主;海南等东南沿海的,则从事航海和渔业;散居全国的,多从事商业和各种服务业。
信仰
男孩住在清真寺里接受伊斯兰教育,资质佳的,学习合格后可在寺中做教导师,一切费用皆由穆斯林捐献。
近年越来越多回族前往麦加朝拜。
凡不信伊斯兰的人,政府就不算为回族。少数信主的回族基督徒很快融入汉族,就失去在回族的社会民族身份。
是全世界没有基督教会的最大群体。
宁夏北部有一所大教会,但几乎所有基督徒都是汉族。
有针对回族们的远东福音广播。
东乡族
一般
没有在其他国家生活。
主要在甘肃临夏。在甘肃兰州,定西及宁夏等地也有少数散居人口。新疆的东乡族人口多数都是从甘肃迁去定居下来的。
说蒙古语,也有东乡语,有一部份突厥语的借词。大部份兼懂中文。
主要为农民,种植土豆,大麦,玉蜀黍,小麦,玉米。
畜牧骡,马,牛,羊等。其中以羊为最多。宁夏滩羊发展很快。
制造地毯。
信仰
全部为穆斯林,百份之六十多属于旧派,比较强调崇拜圣徒圣墓或圣陵,其余属于新派,属原教旨。
撒拉族
一般
没有在其他国家生活。
主要在青海循化。新疆的乌鲁木齐,伊宁等地也有部份撒拉族。
居住环境气候恶劣。
与维吾尔族很类似。
无本族文字,语言属土耳其语系,保留了一些阿拉伯与波斯语词汇。大部份也能说中文及维吾尔语。
以农业为主,粮食作物有小麦,荞麦,玉米,豆类等,油料作物有油菜,胡麻。族人家都有自己的果园,种植各类果木和蔬菜。
民族性强悍。
信仰
接受伊斯兰一千年以上,对伊斯兰极为坚持热心。
虽然几百年来居住在藏族附近,但没有归信藏传佛教。
有少数撒拉族基督徒在西宁的汉族教会聚会。
保安族
一般
没有在其他国家生活。
主要分布在甘肃积石山,还有少数散居青海同仁和新疆等地。
[保安] 的名称源于他们长久以来当兵及保护当地居民。
本来说蒙古语,但已加入大量东乡语及土语,有中文借词。
制作[保安腰刀]售卖,并以农业及伐木为生,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豆类,荞麦,大麻,甜菜等。
信仰
在甘肃的占百份之六十多,信伊斯兰;在青海的占百份之三十多,信藏传佛教。
维吾尔族
一般
也有在哈萨克斯坦,柯尔克孜斯坦,乌孜别克斯坦,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生活。
主要聚居在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周围和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的一些绿洲地带,其中沿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和田,喀什,阿克苏,吐鲁番和哈密地区是维吾尔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维吾尔] 的意思是 [团结] , [联合] 。
维吾尔族是突厥语族的一支,语言是土耳其语但夹杂中文,阿拉伯文,波斯文,俄罗斯文,蒙古文,以阿拉伯字母书写。也通中文。
由于解放以来政府着力发展移民及西部的开发,新疆汉族人口不断上升至占超过一半。
· 经济较富裕。
集绘画,编织,刺绣,印染等各种技艺于一体的织毯业。擅长经商。
湖南桃源和常德的维吾尔族差不多已与汉族同化。
信仰
信仰是通俗化的伊斯兰与民间萨满教的混合。
伊斯兰在南疆的影响比在北疆大。
在十二世纪全族数百万人大部份都是基督徒。在十四世纪全部改信伊斯兰。
已经有维吾尔文字的圣经。
新疆有不少汉族基督徒。
南疆没有一所公开的基督教堂。
传言近年有一些维吾尔族因经历医病和神迹奇事而信主。
有非公开的维吾尔族基督徒团契。
在邻近的哈萨克斯坦有数百个维吾尔族基督徒。
有针对维吾尔族的远东福音广播。
哈撒克族
一般
也有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孜别克斯坦,蒙古,土库曼,柯尔克孜斯坦,伊朗,阿富汗,土耳其,德国生活。
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天山北部准噶尔盆地边缘的广大地区,包括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伊犁,塔城,阿尔泰,以及木垒和巴里坤。此外,甘肃阿克塞也是较为集中聚居的地区。
哈萨克族是由古代许多部落和部族融合而成的,其主要族源有塞种,乌孙,匈奴,康居,奄蔡,克烈,克普恰克等。
哈萨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克普恰克语文。
年轻一代所学的哈萨克文字是经过改革的,与原先自右向左书写阿拉伯字母类型的格式完全不同,古老经书上的又是另一种书写格式。
家族观念很强。
仍多采游牧生活。少数人从事农业,或农牧兼营。很少经商。
常用茯茶来配制奶茶,因为茯茶帮助消化,适于游牧生活。
信仰
曾信奉景教。
在十六世纪信奉伊斯兰。在信仰伊斯兰的同时,还对天地,日月,星辰,水火崇拜。
已经有哈萨克文字的圣经。
邻近的哈萨克斯坦有数千个基督徒。
柯尔克孜
一般
也有在柯尔克孜斯坦,乌孜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土耳其生活。
主要分布在新疆克孜勒苏,其余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克苏和喀什等地区。此外,在黑龙江嫩江流域的富裕境内也居住着少数柯尔克孜族人。
[柯尔克孜] 的意思是 [四十四个姑娘] 。
柯尔克孜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文。
分南北两种方言。黑龙江富裕的说蒙古语。一般人都懂中文。
过迁移不定的游牧生活,主要牲畜有羊,马,骆驼,黄牛等。少数人从事农业或兼事农业。
制作地毯,布,羊毛。
信仰
表面属于逊尼派的哈乃斐派,但其伊斯兰信仰有些掺杂精灵崇拜。
较大的城镇有少数清真寺。
在黑龙江的占约百份之一,信藏传佛教。
已经有柯尔克孜文字的部份新约圣经。
塔吉克
一般
也有在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生活。
主要分布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少数分散居住在该县以东的莎车,泽普,叶城,皮山等。
说色勒库尔语,属波斯语系,吸收了许多维吾尔语和部份中文词汇,与塔吉克斯坦大部份人所说的不同。要用维吾尔语沟通。
属于高加索人,白皮肤,绿或蓝眼睛。
住在部落及氏族的结构。
信仰
属于什叶派的伊斯玛仪派。
十世纪未信伊斯兰教之前,大部份是基督徒。
在塔吉克斯坦有数百个基督徒,但文字与中国塔吉克族的不同。
乌孜别克
一般
也有在乌孜别克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柯尔克孜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巴基斯坦生活。
主要分布在新疆内,其中多数居住在伊宁,塔城,乌鲁木齐,喀什等城市,其余散居在南北疆的许多大小城镇,农村,牧区。
语言与乌孜别克斯坦的语言类似,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住在城市和农村的多使用维吾尔语,住在牧区的多使用哈萨克语。相当一部份兼通中文。
善于经商。少数在农村,牧区的乌孜别克人则以农业或畜牧业为主。
信仰
曾是政教合一的伊斯兰社群。极固守伊斯兰传统,信仰影响生活的每一方面,由于人数少,社区关系紧密。
乌孜别克斯坦有数十个教会。
塔塔尔
一般
也有在所有前苏联的共和国,土耳其,罗马尼亚,美国,保加利亚,阿富汗生活。
主要分布在新疆的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市。此外,奇台,吉木萨尔和阿尔泰等县的农牧区也有少量塔塔尔族。
即为唐代所称鞑鞳族。由保加尔人,克普恰克人,蒙古人长期融合而组成。
大部份用维吾尔或哈萨克文字。中老年人懂塔塔尔语。
妇女擅长刺绣,在服饰,桌布,墙围,床围等物上绣上花纹和图案。
信仰
与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一同在清真寺敬拜。
其他国家有塔塔尔族基督徒,但文字与中国塔塔尔族的不同。